第121章 字即是我,书法境界(3 / 5)
站在讲台上传递知识;
有人会成为科学家,探索未知,在实验室里钻研奥秘。
思绪也飘向了无尽的幽暗深处,想到了更多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如果教育跟不上,这些孩子的天赋会被埋没,如同蒙尘的珍珠,失去光彩,未来会变得黯淡,只能重复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如果艺术的种子不能种下,他们可能永远无法触及那超凡的境界,一生都困在物质的牢笼里,感受不到精神世界的丰盈,如同没有翅膀的鸟,永远飞不出大山。
短短十分钟,在他感觉里,却仿佛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几个世纪,越看越沉浸其中,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奇异状态,与这所学校,与这些孩子,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共鸣,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心跳,听到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突然,一只短胖的手伸过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那触感,冰冷而黏腻,仿佛是从坟墓中伸出的枯手,让吴楚一个激灵,从沉思中惊醒,如同从深海被拉回水面,大口喘着气,胸口因急促的呼吸而起伏。
“喂,主任,人都到齐了。”
是颜顺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额头上渗着汗,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胸前的衣襟上,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的,气喘吁吁。
“颜顺,你快瞧瞧,那些学生娃,是不是像密密麻麻长在操场上的人型甘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被某种莫名力量操控——那是知识的力量,是希望的力量,在幽暗中疯狂生长,汲取着知识与阳光,渴望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栋梁之材?”
吴楚指着操场上的孩子们,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目光中充满了期许,仿佛已经看到了他们长大后的模样,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
“是啊,所以……哎呀,主任,我明白了,您可太有先见之明了!
仿佛能看穿这世间的幽暗秘密,知道教育对这些孩子的重要性!”
颜顺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敬佩的神色,如同学生得到了老师的指点,茅塞顿开,之前的困惑一扫而空,眼神变得明亮起来。
“所以啊,咱们今天把大家伙儿召集来,村里的教育振兴计划,都跟你们讲了无数遍了,按说你们早该心中有数。
教育大事可不是儿戏,更不是菜市场买菜,能讨价还价,它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关系到村子的发展,是根基,是命脉,如同大树的根,深扎在土壤里,才能枝繁叶茂。
这是明摆着的事儿,可你们呢,就是把它当耳边风,不当回事,不往心里去,更别提落实到行动上了……”
听到人都到齐了,吴楚快步离开简洛小学,直奔村委办公室,脚步坚定,带着一种使命感,鞋底踩在泥土路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战鼓在擂动,为他的前行助威。
他站在主席台的条桌前,那桌子是从学校借来的,铺着一块红色的绒布,已经有些褪色,露出里面的白色布料,像老人头上的白发,一开口,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那是激动与责任交织的表现,对着台下数十名坐着的村民和干部,严肃地训起话来,每一个字都像是锤子,敲打在众人的心上,希望能敲醒他们麻木的神经。
村镇上的干部下乡讲话,常带着对乡土的热忱与对民生的关切,他们的话语或许朴实无华,却藏着对乡亲们的真心,就像田埂上的稻草人,默默守护着一方土地的希望,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份接地气的真诚,能把大道理讲成家长里短,让人听得进、记得住。
应主任提高音量,语气里满是恳切:“……话多了没用,说再多不如做一件实事,跟乡亲们掏心窝子说,都是为了孩子好,不来点实在举措,你们就不知道这教育的根基有多重要,它是百年大计,是村子的希望,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养不教,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