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忧乐沟,向来暗藏玄机(6 / 10)

加入书签

的时刻能够从容应对。

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教导,要靠真本事赢得尊重,此刻这句话在他耳边格外清晰。

父亲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给予他无穷的力量。

他的手心微微出汗,但眼神却愈发坚定,在心中默默为自己鼓劲。

他调整着呼吸,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的肉块上。

汪二爷开始施展他的绝技。

他的动作有条不紊,每一个步骤都精准而流畅,仿佛经过了千百次的演练。

他微微下蹲,身体重心沉稳地落在双脚之间,如同扎根大地的苍松,坚定而稳固。

这种姿势能让他更好地控制身体的力量,确保下刀时的稳定和精准。

左手如闪电般迅速张开,一把稳稳扣住那块膀肉的末端中上部,五指如同钢钳般紧紧抓住,力度恰到好处,既保证了肉块的稳定,又不会损伤肉质。

他的手指粗壮有力,充满了力量感,仿佛能轻易捏碎石头。

而他右手那把略带弧度的薄割刀,握法更是奇特,并非常规地握在虎口,而是从食指和中指之间伸出来,这正是陈家二公子在劳作中独创的“再有把握术”。

这种握法看似怪异,却蕴含着深刻的力学原理,能让刀刃更加灵活和精准。

这“再有把握术”极为玄妙,在无需太大力量之时,将食指和中指间的指缝当作第二虎口运用,借此减少虎口的过度灵活,主要依靠手腕来进行精准调整,对于追求极致精准下刀而言,这种握法仿佛被施加了精准的魔咒。

它能让屠户在切割时更加稳定,误差更小,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精度。

此刻,他手中的割刀隐隐散发着一股寒意,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刀刃上流转,那是练家子的异力,只有同样精通此道的人才能有所察觉。

这股力量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他多年练习内家功夫与屠刀技艺相结合的结果,让他的刀工更加出神入化。

他的眼神紧紧盯着肉块,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下刀的最佳路线,回忆着以往练习时的每一个细节。

他的目光如同探照灯,精准地锁定目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纹理,仿佛要将肉块的每一个部分都刻在脑海中。

他回想起无数个日夜的刻苦练习,手被刀刃划伤也不放弃,只为了能掌握这门绝技。

那些伤口如今已经变成了疤痕,成为了他成长的见证,也让他更加珍惜每一次展示技艺的机会。

汪二爷在心中默默规划着下刀路线,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斟酌,如同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在脑海中排兵布阵。

他考虑着肉的纹理走向、肥瘦分布,确保下刀的角度和力度都恰到好处,既能精准地切出五斤肉,又能保证肉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他对这半边猪肉的每一处细微特征都烂熟于心,仿若镌刻在灵魂深处。

这并非天生的能力,而是通过日复一日的观察和触摸,将猪肉的每一个细节都牢记在心,达到了人肉合一的境界。

即便无需用眼去看,仅凭记忆中猪肉上那些如同神秘符文般的细微标识,他便能在心底勾勒出割刀应当划过的完整弧线,那弧线犹如夜空中神秘的星轨,精准而优美。

这些细微标识是他多年经验的总结,是他判断下刀位置的秘密武器。

他眼中闪过一丝幽光,似能看透猪肉内部隐藏的纹理,仿佛被赋予了某种神秘洞察力。

那幽光是他专注到极致的表现,也是他内心自信的流露,相信自己能够完美地完成这次切割。

他要做的,便是纪大能所说的“一刀准”技艺。

这技艺不仅要求重量精准,还要求切割面平整,肉块形状美观,是对屠户综合能力的终极考验。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