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开疆拓土(4 / 6)

加入书签

总,刚收到消息,秃鹫基金开始建仓我们的股票。”

屏幕上显示着卡尔森资本的交易记录,这家以做空中概股闻名的华尔街基金,过去三天悄悄买入了永仁23的流通股。

“马修·卡尔森……”

苏宁指尖划过那个熟悉的名字,“98年做空韩国半导体就是他主导的。”

他望向窗外飞驰而过的街景,“联系一下《华尔街日报》的凯特琳,我要知道他们手里有什么牌。”

车子驶过青马大桥时,苏宁的手机响了。

电话那头,苏州工厂的梁永丰声音沙哑:“苏总,摩托罗拉的人今天来厂里了,说要‘参观学习’,带着深圳市政府的介绍信……”

“让他们看。”

苏宁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但s2的生产线全部封闭,只开放去年淘汰的a区车间。”

“明白。”

挂断电话,苏宁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份加密文件——《星链计划可行性分析》。

文档最后修改时间是凌晨3:27,页眉标注着“绝密”

字样。

……

深圳电子展日,永仁展台前人潮涌动。

与其他展台不同,这里没有热辣的模特表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透明实验室……

工程师们正在现场演示闪电s2的模块更换过程。

“主板损坏只需更换这个拇指大的模块,维修成本从8oo元降至8o元。”

工程师向围观者解释着,手中动作行云流水。

人群中,几个穿摩托罗拉工装的外籍人士正用微型摄像机全程记录。

展台后方区,苏宁正与工信部官员低声交谈。

他今天穿了件改良版中山装,左胸别着永仁的闪电徽章,在众多西装革履的企业家中格外醒目。

“苏总,你们的标准确实领先行业。”

王司长抿了口茶,“但强制推行恐怕会触动某些利益集团……”

“王司长,”

苏宁从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这是德国tuv的检测报告,采用永仁标准的配件,使用寿命提升27倍。”

他停顿片刻,“如果全行业采用,每年能为中国消费者节省至少6o亿维修费用。”

王司长翻看报告时,市场总监艾米丽匆忙走来,在苏宁耳边低语:“bbc刚布报道,称闪电s1在低温环境下信号衰减问题比竞品严重35。”

苏宁面不改色,继续与王司长谈笑风生。

直到将官员送走,他才快步走向休息室,路上对艾米丽下达指令:“立刻启动b计划,联系中科院电磁实验室,准备联合新闻布会。”

休息室里,梁永丰正对着手机怒吼:“……我不管什么国际标准!

我们的产品通过了工信部检测就是合格!”

见苏宁进来,他匆忙挂断,“苏总,三家供应商刚刚通知要重新谈判价格,说有人开价高3o挖他们。”

苏宁从冰桶取出香槟,缓缓倒入水晶杯。

气泡升腾中,他忽然笑了:“梁厂长,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说的话吗?”

“我说……账上只剩八百万。”

梁永丰挠挠头。

“不!

是你说‘质量就是企业的脊梁骨’。”

苏宁递过酒杯,“现在有人想让我们弯腰,你说该怎么办?”

梁永丰一仰脖喝干香槟,把杯子重重放在桌上:“苏总,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我今晚就飞苏州,亲自盯s2的品控!”

“好!

苏州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

香港半岛酒店28层的海景套房里,马修·卡尔森正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维多利亚港。

这位秃鹫基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