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穷的卖儿卖女(3 / 7)

加入书签

田制度。”

    “到了汉朝时期职田制度彻底被废除,统一采用钱粮布帛作为俸禄。”

    “但因为交通等因素,直接发钱粮依然有非常大的不便。”

    “比如有些偏远地方的官吏,大半年才能拿到一次俸禄。”

    “还有些官吏的俸禄,莫名其妙就没了。”

    “总之在官员俸禄这一块,账目是非常混乱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吧,汉朝施行钱粮布帛俸禄制度,为后人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到东汉末年,因为寒冷期导致的土地减产,粮食已经无法养活庞大的人口。”

    “而且随着黄巾起义,朝廷也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无法再顺利收税。”

    “于是在汉献帝时期,实际掌握国家大权的曹操,就恢复了职田制度。”

    “按照品级不同,给官吏划分职田耕种。”

    “之后这个制度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天下大一统的到来,人口迎来爆发式增长。”

    “京畿附近最为繁华人多地少,朝廷在京畿周围也没有足够的土地,划给官吏当职田。”

    “于是改成了京官发钱粮,地方官员继续给职田的并行制度。”

    “到了宋朝差不多也是这种情况,富庶、交通便利的地方,直接发钱粮。”

    “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继续划分职田。”

    “元朝制度非常混乱,但在官员俸禄方面,依然仿照的唐宋制度。”

    朱标疑惑的道:“那大明为何发钱粮布帛,不分职田呢?”

    马钰解释道:“我猜,应该是没那么多土地分给官吏。”

    战乱年代,土地基本都是丢了又夺回来,夺回来又丢失。

    唯一能稳定占据的,也只有应天这一块地方。

    但应天是朱元璋的命根子,自然不能拿这里的土地给官吏当职田。

    其他地方不稳定,说丢就丢了,划分给官吏当职田人家也不愿意啊。

    发钱粮布帛,就成了最好的办法。

    属于是战乱年代的权宜之计。

    朱标恍然大悟:“我懂了,现在大明一统天下,是不是也会采用职田制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