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穷的卖儿卖女(4 / 7)
; 马钰颔首道:“等天下真正稳定,你爹大概率会重启职田制度。”
原本历史上,朱元璋在洪武十年重启职田制度。
但随着朱棣当皇帝,大明的很多制度开始改变,职田制度也逐渐被淘汰。
具体是在什么时候被废除的,已经无法考证。
但可以肯定的是,职田制度是在明朝被废除的。
朱标点点头,沉思许久才说道:
“我以为目前恢复职田制度利大于弊。”
马钰眉头一挑,问道:“哦,为什么?”
朱标解释道:“职田制度确实存在很多弊端,但它的优点实在太突出了。”
直接帮朝廷解决了官吏俸禄问题,缓解了财政压力。
大明刚刚一统天下,经济还没有恢复,财政是非常不健康的,无法负担官吏、军队的俸禄。
“现在大明地广人稀,有足够的土地划分职田。”
“等过上二三十年经济繁荣起来,朝廷财政转好,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改为以钱粮发放俸禄。”
“而且采用职田制度,你刚才说的恢复乡官体系,也有了施行的基础。”
马钰笑道:“不错,你的这个想法很务实,特殊时期就要采用特殊之法。”
“不只是官吏的俸禄可以用职田制度撑过去,军饷也一样。”
朱标心中一动,说道:“府兵制?”
马钰颔首道:“对,府兵制。”
“现在大明地多人少,有足够的土地来搞府兵制。”
“尤其是北方人烟稀少,之前我们商议的是搞人口迁徙,平衡两地人口。”
“但大批量迁徙百姓,必然会引起反弹。”
“搞府兵制就能避免许多麻烦。”
“把南方籍的士兵家属迁徙到北方,朝廷给他们分配土地定居。”
“府兵自备军械粮草,朝廷可不废一粒粮养活百万大军。”
“贞观年间国库岁入三百多万贯钱粮,朝廷还能有结余,多赖职田和府兵制度。”
“而且府兵的战斗力,纵观整个历史都是排在前三的。”
“大明想要开创更大的功业,以后仗还有的打,搞府兵制可以说一举多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