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群众提案-纪录片立项(3 / 3)

加入书签

只给动作。

对方答复简短:照做。

挂断电话,他把行程本翻到下一页,在空白处写下四字:群众给分。

上线前,片组临时补拍一段“走廊证”

三个省的卡点在图上缩成一条细线,证件在第一个窗口被盖章,影像与回执同步落档。

第二个窗口只扫了一眼编号,放行。

第三个窗口的作业员抬手指了指墙上的箭头,车流像一股更稳的水。

收尾镜头给回执短信在屏上闪烁,那一刻比任何航拍更有力量。

纪录片映不设红毯,设“沉浸房”

观众戴上耳机,先看红点,再看绿线,从抽签到回执一步一步走。

一个孩子问母亲:为什么先看错。

母亲笑道:因为改错才是本事。

孩子点点头,把问题贴纸贴在地图的边缘,像在帮一条路生长。

夜里,页多了一行:纪录片立项状态——已上线。

三行体检旁边出现一个小小的播放键,数字缓慢滚动。

评论里有人写:原来改不是一句话,是一双手的长度。

也有人写:看见你们的夜,心就稳一点。

片尾没有署名滚屏,只有一页“可复制件”

,下方附着一行小字:不可复制清单在另一页。

观众的手指在屏上停顿,然后点开那一页,看见“财力赤字、数据断点、干部体制未校准”

三条红线。

有人在评论里留言:先把这三条拍清楚,再拍荣誉。

点赞很快堆成一座小山。

片后会没有总结。

李一凡收了笔,合上行程本,沿着灯影往外走。

台阶下的风把幕布掀起一角,露出四个字:把尺子竖起来。

他停了停,把那一角轻轻按下,像把一面看不见的旗压稳在夜里。

平台右下角闪出新的数字:今日“纪录片征集影像”

一万三千四百八十七段。

“家风签名回执”

六千余份,“走廊证”

回执三百五十三条。

数字像细珠连成串,沿着页的边缘流淌。

屏幕前,一个老人在留言栏写下八个字:看见了,才更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