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岭州十年树人计划(1 / 3)

加入书签

深夜,广城风微凉。

省委楼一间小会议室的灯没有灭,白板只留八个字:十年树人,制度育人。

桌上摊着一叠被改得红的纸,页角被反复折起,像被时间磨出的齿。

行文不走套话,李一凡把“序”

写成一张作战图。

他先画三条纵线:学校、机关、企业;再拉四条横线:选、育、用、评。

两两交叉处各写一个字——证。

他用笔按住这个字:所有承诺、所有成长、所有升迁,都要有证据。

序言第一段,定宗旨:以群众看得见的变化,检验干部学得会的本领;以可复制的规则,养成可传承的队伍。

第二段,定节拍:十年三段,三年一评,年年有回头看;不为改革设红线,只为群众设底线。

他把“真题库”

放在最前。

失败样本公开课不是耻辱,是课本;每一段错误与改正,剪成十分钟短片,按主题入库:窗口并联、工地验收、家风回执、容灾对齐、走廊证办理。

学员入校第一天,先看红点再看绿线,先答为什么,再谈怎么做。

干部学院不去远郊,落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政务大厅、工地控制室、样机仓、纪检谈话室,都要安静几小时,变成教室。

讲台没有高椅,只有白桌与秒表。

讲师不是名义上的专家,是刚把错讲清楚的人。

课堂结束,群众点评计入成绩,回执亮起才算结课。

他把“轮岗交叉”

写进学制。

主位与副位互换三个月,基层与省直交叉六个月,跨省走廊流动十二个月。

三段结束,各有一次“回到原点”

的复盘,把换位时踩过的坑、拆过的流程、补过的回执,复原为三张图:路径图、责任图、情绪图。

图不讲花头,只挂在学院的走廊上,供后来人指点。

家风不当附录,纳入主课。

开学第一周,家属和学员一起签十条短句:不以家为权力延伸,不以情替代流程,不以熟掩盖证据。

亲友回避三清单、饭局拒绝卡、家企报备表同步上云,家风回执达成率写进学员画像。

谁把家风签名撕下一联带走,另一联入库,成绩就会亮起一盏小灯。

“制度上云”

不只对外公开,也要反向倒逼学习。

凡是改写过的条款,学院后台自动推送,学员限时答题,答错不是扣分,是立即补看对应失败样本。

每一次补看都有时间戳;一年内同一处再错,直接触带教责任。

他把“师资”

写得很直白:讲真话、交真账、做真题。

学院批导师名单里,既有把并联短表压到三步的处长,也有把甩挂通道重做标识的工程师,还有让老人版入口再推半步的窗口小妹。

导师费不高,唯一的礼遇是在导师证背面,印上“群众给分”

的平均值。

序里专写一段“企业课堂”

凡星投资把托底与退出路径当成练习题,按项目拆解资金流、时间轴与合规线。

创业者不听宣讲,直接拿融资脚本过一遍,研占比红线与退出条款放在屏边;谁能用白话把条款讲给工人听,谁才算过关。

学院不颁“优秀创业者”

,只认“交楼证据”

他又加一段“学校育种”

与岭南高校建“政务标准研究院”

,用实景数据做案例;与职校共建“流程工匠班”

,把窗口操作、容灾脚本、影像留痕写入课程;设“走廊奖学金”

,奖励能把他省错误样本翻译为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