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甜蜜的烦恼(1 / 4)

加入书签

首批五千公斤草莓的顺利交付,极大地提振了李家沟合作社的士气。

然而甜蜜的烦恼接踵而至。

首先是生产端的压力。

二十亩试验田的草莓,为了确保首批订单的品质,几乎是倾尽全力,后续的持续产出能否保持同样稳定的高标准,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这几个月张春城几乎是住在了大棚里,眼睛熬得通红,整天盯着那些娇贵的草莓,生怕它们出一点状况。

“建安,这精细化管理太费神了!”张春城找到王建安,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诉苦,“水多一分怕涝,肥少一点怕亏,温度湿度更是要命,白天晚上都得盯着。

照这么干,这二十亩地能把人活活累死,更别说以后要是扩大面积该咋整。”

王建安递给他一支烟,自己也点上深吸了一口:“春城,你的辛苦我晓得。

但这正是我们下一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靠人盯人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得想办法提升种植的科技含量,搞自动化的环境控制。”

张春城吐着烟圈,似懂非懂:“自动化?那是啥子东西?那得花多少钱?”

王建安:“这个钱这必须花,只有把技术标准固化下来,变成谁都能操作执行的流程,我们才能解放出劳动力,也才能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不然我们永远只能是小打小闹。”

不久尹彬从蓉城带回消息,棚鲜生两家店的草莓反响极好。

这是挑选之后剩下的“残次品”,虽然价格比普通草莓高出不少,但凭借出色的口感和品相,依然供不应求。

尹彬有些无奈:“建安,我们自己店里都快断货了,好多顾客问啥时候有。”

几乎同时,王建安接到了林老板从沪城打来的电话:

“王经理,首批货在我们的高端渠道试水非常成功,客户反馈极佳,很多星级酒店和精品超市都主动联系我们要求加大供应。

你们那边后续的产量一定要跟上啊,我们希望能尽快敲定下一批,不,是今后几个月的稳定供应计划。”

王建安握着话筒,心中喜忧参半。

喜的是市场认可度如此之高,忧的是合作社现有的产能根本无法同时满足外部大订单和内部零售渠道的需求。

他斟酌着词句:“林老板,感谢市场对我们李家沟草莓的认可,不过你也清楚,高品质草莓的生产周期和产量是有限的。

我们目前这二十亩地,后续的产出需要精细规划,既要保证对你的供应,也要兼顾我们自身品牌的培育。

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根据草莓的生长周期和预计产量,制定一个滚动的供应计划,尽可能优先保证你的需求,但也为我们自己的零售留出一定的空间。”

电话那头的林老板沉默了几秒,显然在权衡。

他明白王建安说的在理,一个成熟的品牌确实需要直营渠道来维持品牌热度和价格标杆。

但他也更看重李家沟草莓给他带来的丰厚利润和渠道拓展价值。

最终林老板开口:“王经理,我理解你们的难处和规划。

这样,下一批采收,我们希望至少能拿到八千公斤。

价格可以在原基础上再上浮百分之五。

至于你们自身的零售,我建议可以适当控制规模,维持高端形象即可。

毕竟,把主要精力放在我们这条线上,规模效应更明显,利润也更集中。”

王建安没有立刻答应,他知道这涉及到合作社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是专注于做高端原料供应商,还是坚持打造自主品牌?

“林老板,你的提议我们会认真考虑。这样,等我们这边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评估,再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你看如何?”

“好,王经理是稳妥人,我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