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草莓采摘(1 / 4)
几天后,王建安亲自挑选了第一批达到最佳成熟度的草莓样品。
这些草莓个个色泽鲜红欲滴,果形饱满匀称,散发着浓郁自然的果香。
他小心翼翼地将其封装在特制的保鲜盒中,内部放置了冰袋,然后通过最快的物流方式,按照林老板提供的地址寄往沪城。
随样品寄出的,还有小刘和张老师联合签署的详细检测报告副本。
样品寄出后,便是焦灼的等待,每一天都显得格外漫长。
张春城每天从大棚回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建安,沪城那边有消息没?”
没等来沪城的消息,山城那边倒是传来了新的动态。
老刘打电话给王建安,语气带着几分轻松:“王老板,江北店的手续终于全部跑下来了。
消防整改完成,执照也变更好了,就等正式开业了。”
王建安闻言,脸上露出了近段时间以来第一个舒心的笑容:“太好了,老刘,辛苦你了!”
老刘呵呵一笑:“是啊,还有个好消息,之前谈的那家机关食堂,合同已经签下来了,下个星期就开始正式供货。
量不小,而且结算周期比预想的快多了。”
王建安精神一振:“这真是个大利好!”
老刘谦虚道:“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哦,对了,鲜品汇那边因为资金链断裂,已经关门歇业了。门口还贴了业主催租的告示。”
王建安沉默了片刻。
市场竞争就是如此残酷,优胜劣汰。
“嗯,老刘,江北店既然手续齐备,那就尽快择日开业吧。
开业方案就按我们之前讨论的来,重点是突出我们的品质和服务,不必刻意搞低价竞争。”
“明白,王老板,我这就去安排。”
山城市场的初步站稳脚跟,机关食堂订单的拿下,以及竞争对手的败退,这些都算是好消息,一定程度上冲淡了等待草莓样品结果的焦虑。
一天后尹彬从蓉城赶了回来。
他负责的蓉城市场今年反季蔬菜供应准备已然就绪,这次回来是向王建安做全面汇报。
办公室里,尹彬详细介绍了蓉城两家店的备货情况与几家机关单位食堂的接洽进展。
“……建安,按照你的意思,我们今年在批发环节不会追求量,而是保价格、保利润。
重点还是放在零售终端和机关采购这些对我们品牌认可度高的渠道上。”
王建安赞许地点点头:“三哥,你做得对,彭县那边规模优势明显,硬碰硬不划算。我们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打好品质和服务这两张牌。”
他顿了顿又问道:“对了,彭县那边最近有啥子新动静没?”
尹彬喝了口茶说道:“动静不小,他们那个大棚蔬菜协会好像改组了,成立了更正规的蔬菜产业公司,听说还引进了外面的资金。
最近在到处打广告,宣传他们的彭县蔬菜品牌,看样子是想在品牌化上也跟我们掰掰手腕。”
王建安目光一凝:“这是必然的趋势。他们意识到光靠低价和量不行了,也开始注重品牌了,这对我们是压力,也是动力。
告诉我们的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在品质和服务上掉以轻心。”
“对了,建安,另外两家店我已经物色好位置了,但是现在有个问题是我们没有那么多人去管理了。
是不是需要去外面招人来当店长?”
棚鲜生今年预计在蓉城再开两个新店铺,除了王小英,其他分店的店长都是从老店提拔上来的。
所以现在新店的店长人选倒是成了问题。
王建安:“没关系,就从外面招。以后我们的店铺会越来越多,老家没那么多人输送过去。不过这也算提了个醒,需要把人才贮备提上日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