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大明商会(1 / 5)
隆庆六年的暮春,本该是草木萌发,生机盎然的时节,然而一股无形的压抑感却悄然笼罩着紫禁城。
年仅三十六岁的皇帝朱载,在经历了一段纵情声色的放纵后,他那本就称不上强健的龙体,终于如风中残烛般,发出了最后的,剧烈的摇曳。
是日深夜,月隐星稀。
乾清宫内灯火通明,却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慌乱。
原本侍寝的宫女早已被屏退,只有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秉笔太监孟冲等少数几个贴身内侍,以及闻讯匆忙赶至的皇后、太子朱翊钧和几位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等)跪伏在龙榻之前。
御医们面色惨白,额头上冷汗涔涔,轮流上前诊脉,彼此交换着绝望的眼神。
龙榻之上,隆庆帝面色蜡黄,双目紧闭,气息已是游丝般微弱,偶尔发出一两声无意识的呻吟,嘴角甚至残留着一丝尚未擦净的白沫痕迹。
“陛下!陛下!”冯保跪在榻边,声音带着哭腔,却又不敢放声,只能低低呼唤。
皇后李氏紧紧搂着年幼?懂的太子,泪水无声地滑落,身体因恐惧而微微颤抖。
高拱与张居正伏在地上,虽看不清表情,但那紧绷的背脊和微微颤抖的官袍下摆,暴露了他们内心的惊涛骇浪。
突然,隆庆帝的喉咙里发出一阵剧烈的“咯咯”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堵住了呼吸。
他猛地睁大眼睛,瞳孔却已涣散无神,直勾勾地瞪着藻井上蟠龙吐珠的图案,手臂无意识地抬起,似乎想抓住什么,最终却无力地垂落。
“皇上??!”冯保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猛地扑到榻前,探了探鼻息,随即整个人瘫软在地,放声痛哭。
“陛下......宾天了!”孟冲带着哭腔,向殿内外宣告了这石破天惊的消息。
刹那间,乾清宫内哭声一片。
皇后与太子悲恸欲绝,内宫娥跪倒哀嚎。
高拱猛地抬起头,老泪纵横,重重叩首在地,高呼:“臣等罪该万死!”
张居正亦是伏地痛哭,肩膀耸动,但其眼神在抬头的瞬间,与冯保有过一刹那极其短暂的,复杂的交汇。
......
皇帝暴毙,国不可一日无君。
按照祖制,十岁的皇太子朱翊钧应在灵前即位。
然而,在新旧交替的权力真空中,最关键的便是那一道遗诏。
隆庆帝走得突然,并未留下只言片语。
这遗诏由谁来拟,内容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