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光景(1 / 5)

加入书签

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六(传说中鬼谷子诞辰),云梦山一带会举办庙会。清晨,山民们便带着自家蒸的谷糕、酿的草药酒上山,谷糕用当年新收的小米混合枣泥制成,寓意“五谷丰登,智慧饱满”;草药酒则按古方调配,相传能提神醒脑,呼应鬼谷子“通天彻地”的智慧传说。

道场内外会搭起简易戏台,演《鬼谷子授徒》《孙膑下山》等剧目,戏里庞涓、孙膑的扮相鲜活,台下观众常跟着剧情喝彩或叹息,老人们会给孩童讲“鬼谷先生教弟子观星象、辨地势”的故事,把谋略智慧藏在趣闻里。

午后有“拜师礼”仪式,当地学子会端着盛满谷粒的木盘,向鬼谷子塑像行三鞠躬礼,再将谷粒撒向道场周围的土地,象征“播撒智慧种子”。山民们则聚在道场旁的空地上,用石子摆出八卦阵图,孩童们在阵中追逐嬉戏,老人说这能“沾沾先生的智谋气”。

傍晚时分,众人会在山顶点燃篝火,把写有心愿的木牌扔进火中,木牌上多是“愿家人安康”“盼学业精进”之类的朴实祈愿,火焰跳动间,山风带着松涛声掠过,仿佛是鬼谷子在回人间烟火的传承。

林欢跟着人流往戏台走时,裤脚还沾着清晨的露水。刚过卯时,山坳里的雾还没散,戏台后的竹林里飘来阵米香——张屠户家的小子正蹲在石头上啃谷糕,枣泥从嘴角淌到衣襟,被他娘抬手擦掉:“慢些吃,先生说今日的谷糕加了新收的小米,嚼着更养人。”

戏台前的空地上,穿青布衫的老汉们正用石子摆阵。李老爹捏着块青灰石,往“坎位”一放:“昨儿后半夜下了阵小雨,这位置得挪半尺,不然挡了水脉。”旁边的王婆手里攥着串山楂,时不时往孙子嘴里塞一颗:“你懂个啥,先生当年摆阵,石头都得是后山阴坡的,说那处的石头吸了月光,镇得住邪祟。”

戏班的人在后台卸妆,小旦正用粗布擦脸上的油彩,露出满是雀斑的脸。“刚才那出《鬼谷子授徒》,台下三婶子的眼泪快把帕子湿透了。”她戳了戳老生的胳膊,“你那声‘竖子不可教也’,吓得前排娃子直往他娘怀里钻。”老生哼了声,往胡须上喷了点茶水:“要的就是这股劲儿,当年先生训弟子,嗓门比我还大三分。”

孩童们在戏台边疯跑,二柱子举着根柳枝当马鞭,追得丫蛋绕着柱子转。“我是孙膑!”“我是庞涓!”“那我当先生,你们都得听我的!”梳羊角辫的小姑娘抢过柳枝,往两人头上各敲了一下,惹得看戏的人一阵笑。

拜师礼在巳时开始。穿长衫的学子们捧着木盘,盘里的谷粒颗颗饱满。轮到赵家小子时,他手一抖,谷粒撒了半盘,脸涨得通红。站在旁边的老者弯腰捡了粒,放进嘴里嚼着:“没事儿,谷粒落地,是要扎根呢。”

日头爬到头顶时,戏台后的酒坛子开封了。穿短打的汉子们围过去,用粗瓷碗舀着喝,酒液顺着下巴往下淌。“这酒里泡的何首乌,是先生去年从云台山挖的。”“可不是,我爹喝了三碗,夜里咳嗽都轻了。”

午后的雾散了,戏台前的空地上晒着草药。穿蓝布衫的妇人蹲在那儿翻晒,时不时抬头看眼戏台——台上正演到鬼谷子教弟子观星,老生捻着胡须道:“看那北斗第七颗,偏了三分,明日怕是有雨。”台下的妇人赶紧往竹篮里塞了块油布,嘴里念叨着:“得把晒的药材收收。”

孩童们早跑到后山摘野枣了。二柱子爬树时蹭破了裤子,却举着颗红透的枣子冲树下喊:“你们看!这枣子像不像先生画的朱砂痣?”丫蛋踮着脚够他手里的枣,两人闹作一团,笑声惊飞了枝头的麻雀。

傍晚的篝火升起时,木牌在火里噼啪作响。李老爹把写着“平安”的木牌扔进火里,火星子溅到他的烟袋锅上,烫得他猛吸了口凉气。“当年先生说,火能烧尽晦气,却烧不掉念想。”他往火里添了根松枝,“你看这火苗跳的,像不像咱村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