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竹板书(2 / 3)

加入书签

是断渠岭的孩子们,正跟着二丫在新渠边学写字,竹笔蘸着渠水在青石板上写“水”字,笔画弯弯曲曲,倒像条游动的小鱼。

全根兔叼着竹书跑到老槐树下,书页翻开,露出新画的地图:断渠岭往西十里,有片“迷踪林”,林里的瘴气比黑风岭当年的还重,却藏着能让紫霞花四季常开的“续根草”。画旁的小字歪歪扭扭,是二丫写的:“老婆婆说,当年有位持莲观音进过林,再出来时,裙角沾着的草籽,落在地上就长出了紫芽。”

“得去寻续根草。”青禾往竹篮里装干粮,篮子突然自己晃动起来,里面的紫米糕上,“承”字的刻痕里渗出糖浆,在篮底拼出朵莲花——是持莲观音的信物。阿芷把药篓里的薄荷草捆得更紧,叶片上的露珠滚下来,在地上画出迷踪林的轮廓,林深处有个光点,正是续根草生长的地方。

队伍出发那天,断渠岭的老婆婆往青禾兜里塞了块石观音像的碎片:“这像陪了咱们三代人,进林时带着,瘴气就不敢近身。”碎片触到青禾的银镯,“续”字突然发烫,像有团小火焰在腕间跳动。

迷踪林的入口缠着老藤,藤上的尖刺闪着幽光,李大叔挥起斧头要砍,藤条却突然自己退开,露出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径——径旁的露珠里,映着持莲观音的影子,她裙摆扫过的地方,尖刺都化作了软草。

林子里的瘴气是灰黑色的,像流动的烟,钻到鼻子里就呛得人发晕。阿芷掏出紫竹叶往空中一撒,叶片立刻燃起淡紫色的光,瘴气一碰到光就缩成小球,被全根兔一个个叼走,吞进肚子里,肚子鼓得像揣了个小皮球。

竹书在二丫怀里不停颤动,翻开的页面上,持莲观音的莲花座正缓缓旋转,座下的莲瓣化作路标,指引他们往光点处走。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突然亮起来:片空地上,续根草开得正盛,草叶上的露珠映着三十三尊观音像的影子,像在守护着这方净土。

“这草……”青禾刚要伸手去拔,草叶突然卷了起来,草茎上浮现出字:“需心诚者采之,杂念重的人碰了,就会化作瘴气。”众人面面相觑时,全根兔突然窜过去,用爪子轻轻扒开泥土,续根草竟乖乖舒展开叶片,草尖还蹭了蹭它的鼻子,像是在撒娇。

“原来它认全根兔。”二丫笑着把草放进竹书里,书页立刻合上,再翻开时,续根草已化作幅插画,长在石羊场、邻村、断渠岭的花田里,紫霞花在画里开得层层叠叠,连冬天的雪落在花瓣上,都变成了紫色的。

出林时,瘴气已散得差不多,林子里的老树抽出新芽,芽尖顶着的露珠里,映着他们的身影:青禾的银镯闪着光,阿芷的药篓飘着香,李大叔的斧头挂着草,二丫的竹书泛着暖——这些身影与持莲观音的影子渐渐重合,都化作了拄着紫竹竿的模样,在晨光里往林外走。

回到断渠岭,老婆婆把续根草的种子分给各村的人,种在花田的最中央。种子落地的瞬间,紫霞花突然齐齐绽放,花瓣上的字连成了片:“守着根,接着暖,走啊走啊续着缘……”歌声顺着渠水漫开,漫过石羊场的老槐树,漫过邻村的石桥,漫过断渠岭的新渠,在每个有紫霞花的地方回荡。

竹书的最后一页,此刻正画着幅全景图:无数村庄像珍珠一样被渠水串起来,每个村庄的花田里,都有个小小的身影在浇花,有的像紫竹姑娘,有的像青禾,有的像二丫,还有的像全根兔——他们都在笑着,眼里的光,和三十三尊观音像的慈悲,一模一样。

而渠水还在往前淌,带着歌声,带着花香,带着竹书上的故事,往更远的地方去。那里,说不定正有个孩子踮着脚,望着远方,等着渠水带来新的种子,新的故事,和那句永远温暖的话:

“你看,咱们又见面了。”

渠水载着紫霞花的歌声漫过下一个村庄时,村口的老磨盘突然自己转了起来,磨齿间漏下的不是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