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桂花香(2 / 4)

加入书签

最先发光的是与皇城根相连的那缕,银白的光顺着根纹往十九地蔓延,所过之处,根须都泛起荧光:草原的根须亮得发暖,映得羊毛灯像团火;海岛的根须带着蓝光,与贝壳灯的浪纹交叠;苔原的根须最淡,像月光洒在冻土上,却格外坚韧,往星空的方向伸去。

林欢和阿澈正在用根须扎“月光桥”。桥栏用的是最韧的台地根须,桥面铺着沼泽的菱叶,叶间的缝隙里塞着团圆饼的碎渣。黑兔第一个跳上去,四爪踩着饼渣往前跑,尾巴扫过的地方,根须开出细碎的白花,花心里滚着颗颗小月亮——那是用冰晶根须裹着的椰糖,甜得能映出人影。

周阿婆的团圆饼终于蒸好了。十九层的饼皮在竹屉里鼓胀着,每层都透出不同的色:麦粉层泛着金,米粉层闪着白,青稞粉层带着褐。最顶上用枸杞摆了个“家”字,字的笔画是用峡谷的药草汁画的,遇热散出清苦的香,却被椰丝的甜盖得正好。她拿刀切开时,饼心的根纹糖“咔”地裂开,流出的糖汁里浮着十九地的根须碎,像把所有的牵挂都熬成了甜。

货郎老陈的铜铃在月光下响得格外清。他把最后一口青稞酒洒在桥头上,酒液顺着根须往苔原流,所过之处,荧光根须上冒出串酒珠,每个珠子里都坐着个小人:苔原的牧人正往驯鹿背上装饼,沼泽的渔人举着菱角灯,峡谷的药农在石臼里捣着新收的药草。小弹凑近看时,珠子里的小人忽然抬头,竟与他手里团圆饼上的根纹重合了。

月亮升到中天时,所有的根须突然往“十九容坛”聚。十九色的荧光在坛口凝成个巨大的月轮,轮里浮出嫦娥的身影,她衣袖一挥,月宫里的桂树影子落下来,与地上的根须缠在一起,吴刚的斧头声顺着根纹传来,“咚、咚”的,竟和货郎铜铃的节奏合上了。玉兔捣药的石臼里,药汁漫出来,化作细根往人间淌,所过之处,团圆饼的香气更浓了。

代表兔们挤在月轮下,每只兔子嘴里都叼着块饼。雪兔的饼沾着酥油,黑兔的饼带着海味,苔原新赶来的灰兔最谨慎,把饼藏在怀里,却忍不住用鼻尖蹭旁边白毛兔的耳朵——它俩的根须早在月光下缠成了麻花。小弹数了数,正好十九只,每只耳朵上都沾着片荧光根须,像戴着月光做的耳坠。

“你看那根。”周阿婆指着月轮外新冒的细根,它们正往星空的方向爬,根尖沾着团圆饼的糖渣,“后羿射日是为了让月亮能好好照人间,嫦娥奔月是为了让思念有个去处,咱们的根啊……”她没说下去,但小弹看明白了——那些根须在月光里舒展着,像无数只手,有的往苔原深处,有的往星河尽头,要把这中秋的暖,递给所有还没相逢的生灵。

货郎老陈的担子空了,他正用根须给竹担缠新篾。月光透过根须的缝隙落在他脸上,沟壑里都盛着光。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歌声,是用十九地的调子混着唱的:“月照根,根缠月,你家的饼,我家的叶,嚼在嘴里是团圆……”

小弹把最后块团圆饼塞进坛口,根须立刻缠了上来。他忽然发现,饼里的根纹糖在月光下化成了水,顺着根须往十九地流,流过草原时,毡房的灯亮了;流过海岛时,渔火更明了;流到苔原时,牧人的帐篷里传出驯鹿的铃铛声,像在应和这中秋的夜。

续语架上的灯笼还在晃,最高处的羊毛灯里,雪兔正蜷着睡觉,它的爪子边,根须正悄悄开出朵小花,花瓣上印着十九地的根纹,花心的露珠里,映着个圆圆满满的月亮。

中秋的月光漫过七心坛时,坛底的根须忽然泛起潮意。小弹趴在坛口往下看,只见最粗的那缕银根上,竟渗出些透亮的液珠,顺着螺旋状的根纹往下淌,滴在坛底的青石上,“嗒”的一声,像谁在夜里落了滴泪。

“是糖汁化了。”周阿婆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手里捧着个陶碗,碗里盛着刚从根须上刮下的糖霜,“这是十九地的甜混在一处,比蜜还稠呢。”她用指尖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