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近乡情怯藏喜忧,锦礼深意慰椿萱。(2 / 2)
树荫下。阳光透过枝叶缝隙,在他眼底洒下细碎的光点。
“子怡,”他看着她,声音沉静却有力,“我不是来接受审判的女婿,是来感谢他们,把这么好的你带到这世上,等我找到。”
他抬起两人交握的手,轻轻吻在她无名指的芯片指环上:“我们是回家,不是上战场。”
车窗外,已有扛着锄头的村民好奇地望过来。几个光屁股小孩追着车跑, 车里面听不清外面传来的乡音。
刘子怡深吸一口气,泥土和牛粪的味道熟悉得让人想哭。她对着遮阳板上的镜子,仔细擦掉眼角的湿意,又把被风吹乱的卷发别到耳后。
“走吧。”她终于说,声音稳了许多,“我妈肯定炖好了酸菜粉条,去晚该凉了。”
李沐言笑着重新发动车子。奔驰缓缓驶过坑洼的土路,扬起细微的尘土。村口那扇熟悉的、漆皮剥落的木门越来越近,门口站着两个不断张望、身影佝偻的老人。
刘子怡的手心还在出汗,但这一次,她主动握住了他的手。
车停稳。李沐言先从后备箱拿出礼物,大包小包却不显浮夸。他深吸一口气,不是紧张,而是像要把这方天地间的气息都纳入胸臆。
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孟芝围裙上还沾着面粉,刘岩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眼神里有局促,有期盼,有岁月刻下的风霜,还有一种沉默的审视。
“叔,婶儿。”李沐言上前一步,笑容干净,微微躬身,声音不高不低,带着恰到好处的敬重,“我是李沐言。子怡常念叨家里酸菜粉条味儿最正,我馋了一路了。”
没有称呼“爸妈”,不生分,也不越界。礼物递过去,是实用的膏药、暖和的袜子、鲜亮的坎肩,还有那套闪亮的厨房刀具。
“这…这咋好意思…”孟芝搓着手,眼睛却亮了一下,在那把刀上停了停。
“应该的。”李沐言语气自然,“子怡在燕京,多亏你们惦记。”
刘岩接过膏药,看了看标签,沉默地点点头,目光在他和女儿之间转了转。
邻居们渐渐围过来,孩子们眼巴巴看着点心盒子。李沐言拆开包装,拿出来分给大家。
他再次看到父母眼眶又一次发热。这一次,不是因为忐忑,而是因为一种沉甸甸的、落到了实处的暖,重生后真正意义的相见。
她知道,回家的路,才刚刚开始。但此刻,灶火正旺,饭菜正香,她爱的人,正在努力成为这个家的一部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