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小寒梅香(2 / 2)
花茶,放了冰糖和枸杞,暖暖身子。”
茶盏里的汤色浅黄,浮着几片梅瓣,热气裹着冷香漫开来,喝一口,甜中带点清苦,像把整个小寒的味都泡在了里面。李逸尘喝得急,烫得直咂嘴,却还不忘说:“绿衫姑娘要是在,定会抢着喝这第一盏。”
林羽坐在苏先生身边,指尖摩挲着茶盏的纹路,忽然想起玄清道长说过的“梅寒而香,是藏着春的底气”。此刻望着窗外的雪梅,望着满屋的暖光,望着林婉儿低头绣香囊的侧影,忽然懂了——这寒冬里的梅香,原是为了让人更盼春,像这茶里的甜,熬过苦才更清,像这布上的纹,经了寒才更显风骨。
午后的日头暖了些,薄雪化了大半,青石板上湿漉漉的,像淌着香露。林羽和李逸尘在木工房里做木盒,要装寄给中都的香膏。新刨的梨木带着淡淡的香,被他们用砂纸磨得光滑,盒盖上刻着梅枝和燕,是林羽刻的,梅枝遒劲,燕翅轻展,像在说“春天不远了”。
“你这燕子刻得比去年的活。”李逸尘拿着凿子,在盒角刻了行小字:“小寒梅香动,盼君燕归时。”字迹虽朴,却透着股认真,“绿衫姑娘见了,定会数着日子回来。”
林羽往木盒里垫了层“小寒布”,暗紫的布上,林婉儿绣的梅影在光里闪,他把香膏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动作轻得像怕碰散了香。“别刻太深,”他笑着拍了拍木盒,“不然香膏蹭着会沾木屑。”心里却像被这梅香浸过,暖得发胀——那只待绣的燕,针脚里藏的,分明是数着日子的盼。
傍晚的霞光把雪地染成了胭脂色,梅花的香在暮色里变得更浓,混着厨房飘来的肉香,格外诱人。张婶端出炖排骨,陶罐里的肉泛着油光,撒着的葱花绿得像春草;还有梅花糕,白瓷盘里的糕透着粉,上面的梅纹是用豆沙画的,甜得能把心化了。
众人围坐在堂屋的八仙桌旁,苏长风给每个人碗里都舀了些排骨,说“小寒补一补,开春有劲头”。林婉儿给林羽递了块梅花糕,指尖相触时,两人都像被梅香熏醉了似的,微微一颤,空气里的甜,忽然像要溢出来。
林羽望着这满桌的烟火,望着窗外渐暗的天光,望着那株顶着雪的梅树,忽然觉得小寒的冷,原是为了让相聚更暖。就像这梅香,越冷越烈;就像这盼头,越久越真。等到来年燕归来,梅落尽,中都的学子踏春而至,定会说这桃坞的春,是从这小寒的梅香里,一点点酿出来的。
夜色漫上来时,梅香在院里绕得更久了,风里的哨音也轻了些,像在哼着盼春的调。堂屋的灯笼亮了,暖黄的光落在寄往中都的木盒上,刻着的梅燕在光里晃,像无数个跳动的念想。林羽知道,这木盒会带着桃坞的梅香,带着布样的暖,带着满盒的盼,走到中都的学堂里,告诉她们,小寒的梅开了,香正浓,等着她们春天回来,共赏落梅,共饮新茶,把这暖,续得更长,更久。
远处的望海镇传来几声犬吠,混着梅香的风,在夜里漫开。灶房的灯还亮着,张婶在给炭火添柴,火苗“噼啪”的声响格外安心。灯笼的光落在梅树上,粉白的花瓣在光里轻轻颤,像无数个藏在冬里的约定——等燕啄新泥,等荷露尖角,等故人笑靥,把这暖,续得更长,更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