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小寒梅香(1 / 2)

加入书签

小寒梅香浮浅雪,布样新成待燕归

小寒的清晨,风是带着哨音来的。前夜又落了层薄雪,像给桃坞裹了层素纱,老桃树的枝桠上,零星的梅花竟顶着雪开了,粉白的瓣沾着细雪,像撒了把碎糖,风过时,那股冷香漫过来,清冽得像冰泉,连廊下的灯笼都似被这香染了,光里飘着淡淡的粉;荷塘的冰面冻得愈发坚硬,小安用石子去砸,“当”的一声弹回来,惊得梅枝上的雪簌簌落下,在冰面砸出个个小坑,像谁用指尖点的墨;只有染坊的竹架最热闹,新染的“小寒布”用竹竿挑着,是用紫草染的暗紫,布面上用白蜡点着疏疏的梅影,雪落在布上,紫与白相映,像幅刚干的水墨画。

林羽站在梅树下,手里捏着支刚折的梅枝。花瓣上的雪在掌心慢慢化了,凉丝丝的,沾得指尖发香。他要把这梅枝插进苏先生的青瓷瓶里,老人总说“小寒赏梅,一年精神”,去年插的梅枝,苏先生宝贝了整整一个月,连落瓣都收在“秋桂布”袋里。

“林羽哥,你看这梅蕊!”小安举着朵半开的梅花跑过来,花蕊黄得像碎金,沾着的雪粒在他手心里亮晶晶的。他穿着件“小寒布”做的棉袍,暗紫的布面上,林婉儿绣的梅枝疏朗有致,跑起来时,袍子下摆扫过雪地,带起阵雪雾,“张婶说要用梅花煮茶,放些冰糖,暖得很,苏先生定喜欢!”

林羽接过梅花,往鼻尖凑了凑,冷香钻得人心里亮堂。“比去年的开得早。”他笑着往竹篮里放,“去告诉婉儿姐姐,把新染的‘小寒布’裁些,给梅瓶做个布套,紫布配粉梅,好看。”

“婉儿姐姐早裁好啦!”小安颠颠地往染坊跑,棉鞋踩在薄雪上“沙沙”响,惊得梅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翅尖扫过林羽的肩头,带起几片细小的花瓣,像落了场香雪。

李逸尘扛着弓箭从外面回来,箭囊上的红绸结了层薄冰,像裹了层红琉璃。他往梅树干上一靠,呵出的白气在冷空里凝成小雾,棉袍上沾着雪,却掩不住眼里的亮:“后山的梅林开得正好!我折了些粗枝,张婶说要插在堂屋的大缸里,等周先生他们开春回来,就能闻见香!”他忽然凑近,压低声音,“绿衫姑娘托邮差带了封信,说中都的梅也开了,她摘了枝插在书案上,像咱们桃坞的——你说她是不是在想这梅香?”

林羽正往竹篮里拾落瓣,闻言动作顿了顿。粉白的花瓣落在篮里,发出细碎的响,像在应和李逸尘的话。“周先生信里说,中都的学堂也有株老梅,”他捡起片沾雪的花瓣,“再说,婉儿姐姐寄了‘小寒布’做的梅纹帕子去,帕子上的香,比真梅还久。”

“还是婉儿姐姐心细。”李逸尘挠了挠头,忽然指着染坊的方向,“你看阿依在干啥?”

众人望过去,只见阿依蹲在梅树下,手里拿着块“小寒布”,正用银线勾勒梅枝的轮廓,紫布上的白蜡像落了层雪,她绣得极认真,银饰的叮当声都轻了许多,像怕惊了这梅香。“苏先生让我绣个梅香囊,”阿依见他们望过来,扬了扬手里的布,“说寄给木叔,苗寨的冬天没梅花,让他闻闻桃坞的香。”

林婉儿抱着叠“小寒布”从染坊出来,布上落着几片梅瓣,像撒了把粉星。她把布往石桌上放,发间的银桃花簪沾了点雪,亮得像颗寒星:“张婶说梅花茶快煮好了,让你们去堂屋喝茶。”她的目光落在林羽拾的落瓣上,竹篮里的花瓣堆得像座小粉山,“够做两盒香膏了,一盒寄中都,一盒给苗寨的婶娘们,留些晒干了,泡茶喝。”

“我要在寄给中都的香膏盒上绣只燕。”林婉儿指尖拂过紫布上的梅影,“等开春燕归来,她们就能收到,正好配这梅香。”

苏长风披着件“冬雪布”做的厚披风,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手里捧着本《梅谱》,书页上夹着去年的梅瓣,早已干透,却还留着淡淡的黄。他见众人进来,笑着指了指桌上的青瓷碗:“刚煮好的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