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找上门(3 / 5)
己用陌生笔迹写满了整本笔记,内容是某个十八世纪女巫被火刑时的心理独白。
“这不是入侵。”陈暮听完报告,轻轻拨动琴弦,“这是清算。我们拿走了他们的痛苦,却不肯记住他们的名字。现在,他们要回来了。”
阿澈沉默三天三夜,最终做出决定。
他在戈壁旧屋前重立一座石碑,上面刻着所有已知守痛者的姓名,包括那位海底的孩子??他终于查到了档案编号:X-0,代号“初啼”。然后,他启动了“回声协议”,将全球共醒墙升级为双向通道:不再只是人们倾诉痛苦,而是允许那些被放逐的记忆实体逆流而上,寻找宿主,完成未竟的告别。
代价巨大。首批开放试点城市中,三成居民陷入长期梦境循环,部分人甚至拒绝醒来。医学界称之为“记忆寄生症”,但阿澈称之为“认亲”。
“你以为你在承受别人的痛苦?”他对联合国特别听证会上的质疑者说,“不,你是在拥抱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每一个被转移的情绪碎片,都是一个等待归位的灵魂片段。”
争议四起,抗议游行不断。保守派称其为“精神污染”,宗教团体警告“死者不应干涉生者命运”。然而就在舆论沸腾之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墨西哥湾某渔村,一名老渔民在梦中见到三十年前溺亡的儿子。第二天清晨,他驾船驶向事发海域,撒网捞起一块忆晶残片,里面封存着男孩最后十分钟的记忆:他并未呼救,而是在水中平静地解开救生衣,任其上浮,仿佛在传递某种信息。
经林知遥破译,那段影像末端隐藏着一组坐标。
循迹而去,探险队在加勒比海沟底部发现了一座倒悬的城市??建筑朝天生长,尖顶刺入海床,宛如一座巨型墓碑。城中央矗立着十二根黑曜石柱,排列方式与彩城灯塔完全一致,只是其中一根已然断裂。
“这是……上一轮文明留下的灯塔?”苏砚站在潜水舱内,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难以置信的震颤。
阿澈亲自带队进入遗址。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光尘,每粒都是一段完整的记忆。他们看到那个时代的“守痛者”身穿类似防护服的织物长袍,跪在祭坛前接受千万人的情绪灌注,最终身体结晶化,成为城市地基的一部分。
“原来我们不是首创。”陈暮抚摸石柱上的铭文,“我们只是……重复。”
但在最后一间密室中,他们找到了不同。一面墙上刻着巨大的圆环,分成十二等份,每一格都画着一个人形,手持不同器物:书、剑、琴、镜、灯、钟、针、秤、笛、绳、锤、眼。而在圆心位置,是一个怀抱婴儿的身影,手中无物,唯有一线光芒自掌心流出。
“十三个角色。”林知遥喃喃道,“不是十二位共鸣者,而是十三种守护形态。我们只完成了前十二步,缺了最后一步??孕育。”
阿澈怔住。
那一夜,他又梦见了海底的孩子。这次,对方不再蜷缩,而是站立着,目光平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