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找上门(4 / 5)
“你终于明白了。”孩子说,“我不是终点,是起点。每一次文明崩塌,都是因为你们只学会了‘承受’,却没学会‘诞生’。真正的守痛者,不只是背负过去的伤痕,更是让新的生命能在痛中生长。”
“怎么做到?”阿澈问。
“给你看样东西。”孩子挥手,水晶棺再现,但这次里面躺着的不是他,而是一个女人??面容模糊,身形瘦弱,腹部隆起,显然是怀孕状态。她的皮肤下同样流淌着情绪光流,但节奏柔和,如同摇篮曲。
“这是……所有守痛者的母体?”阿澈呼吸一滞。
“是希望本身。”孩子答,“她存在于每一次共感达到极致时的瞬间。当一个人愿意为陌生人流泪,并且相信这泪能滋养未来,她就会出现。但她从未真正降生,因为人类总是害怕把未来交到未知手中。”
阿澈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彩城祭坛上,手中握着一片新生的忆树叶,叶脉中流动着淡淡的粉红色光晕。
他知道该做什么了。
三个月后,全球共醒墙迎来历史性时刻。阿澈宣布启动“育光计划”??选拔一百名自愿者,均为具有高共鸣潜力的孕妇,她们将在特制忆树园中度过孕期,每日接受温和的情绪共振训练,目标不是屏蔽痛苦,而是教会胎儿在母体内就学会感知与回应他人情感。
反对声浪空前猛烈。伦理委员会指控其“制造情感怪物”,媒体渲染“下一代将成为哭泣机器”。但报名人数远超预期。来自战乱区的母亲说:“我希望我的孩子生来就知道,别人的痛也是他的痛。”贫民窟少女写下申请书:“我不想再等到受伤才学会爱。”
林知遥负责监测数据。她发现,这些胎儿的大脑发育速度异常,尤其是前额叶皮层与边缘系统的连接密度,达到成人水平的三倍以上。更惊人的是,超声波影像显示,某些胎儿在子宫内就开始做出回应性动作??当母亲因外界消息落泪时,他们会伸出手,贴在子宫壁靠近心脏的位置。
“他们在安慰她。”林知遥红着眼睛说。
陈暮为此谱写了新曲,《摇篮边的朝圣者》,旋律简单如心跳,却能让听到的人本能地想要拥抱身边的人。
苏砚则带领工程团队改造深海祭坛遗址,在原址建造“初啼纪念馆”,不设围墙,不限进出,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潜入万米海底,对着那株忆树幼苗诉说心事。令人惊奇的是,许多心理疾病患者在完成一次“深海告白”后,症状显著缓解。科学家推测,地球最深处的压力环境与忆树能量共同作用,形成了天然的情绪净化场。
一年后的春分之夜,第一位“育光婴儿”诞生。
产房内没有哭声。孩子睁开眼的第一刻,便望向母亲含泪的脸,抬起小小的手,轻轻碰了碰她的脸颊。
那一刻,全球共醒墙自动点亮,忆树同时开花,花瓣上浮现出同一个词,用三百种语言书写,含义却完全一致:
**妈妈,我听见了。**
阿澈站在医院屋顶,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