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哭丧鸟(2 / 2)
规矩,只要阿婆在灵前跪下,它就会飞到供桌上,把老人没说出口的牵挂,用呜咽声替他们说出来。有的老人牵挂没长大的孙儿,墨点儿的哭声就带着孩子气;有的老人牵挂没干完的活,墨点儿的哭声就沉些,像大人的叹息。
村里人渐渐不觉得墨点儿邪性了,反而觉得它是通人性的灵物。有次王家的老人走了,老人一辈子抠门,临死前还惦记着床底下埋的银元,没来得及跟儿子说。墨点儿在灵前哭的时候,总往床底下飞,王家儿子觉得奇怪,挖开床底,还真挖出了个陶罐,里面装着银元,还有一张纸条,写着“给娃娶媳妇用”。
王家儿子捧着陶罐哭了半天,后来特意给墨点儿送了一筐小米,说:“多亏了你,我爹的心意我才知道。”
阿婆的年纪越来越大,腿脚也不灵活了,有时候走不动山路,就有人把老人的事说给她听,让她在家跟墨点儿念叨念叨。墨点儿也能懂,到了出殡那天,它会自己飞到那户人家的灵前,替阿婆哭一场。
又过了五年,阿婆走了。那天是腊月初八,下着雪,山里的人家都来了,连山外的人都听说过阿婆和墨点儿的事,特意赶来看。没人请哭丧人,因为大家都知道,有墨点儿在。
墨点儿蹲在阿婆的灵前,哭了整整一天。它的哭声跟往常不一样,没有替谁传话,就是单纯的伤心,像个孩子失去了唯一的亲人。雪落在它身上,把它的黑羽毛染成了白色,它也不抖,就那么哭着,直到太阳落了山,星星出来了,它的声音才渐渐小了。
第二天出殡的时候,墨点儿飞在棺材前面,领着送葬的队伍往山上走。到了坟地,阿婆的棺材下葬后,墨点儿绕着坟头飞了三圈,然后停在坟前的柏树上,再也没下来。
村里人想给墨点儿送吃的,可它不吃;想把它抱下来,它也不让。就那么守着阿婆的坟,守了三天三夜。第四天早上,村里人去看的时候,柏树上没了墨点儿的影子,只有一片带血的黑羽毛,落在坟前的雪地上。
有人说,墨点儿跟着阿婆走了;也有人说,墨点儿变成了坟前的柏树,继续陪着阿婆。从那以后,德江的山里,时常能听到像呜咽一样的鸟叫,尤其是在有人家办丧事的时候,那声音就会出现,替走了的人,把没说出口的牵挂,说给活着的人听。
山里的老人都说,那是墨点儿,是阿婆的墨点儿,它还在陪着这山里的人,就像阿婆还在的时候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