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惊呼声,点燃了导火索(9 / 10)

加入书签

佛亲眼所见,眼神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审判意味。

这话一出,周围原本愤怒的叫骂声渐渐弱了下去,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中多了几分疑惑。

耕牛是农家的命根子,丢牛之事在镇上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家家户户都加强了防范,此刻被青年点出,立刻勾起了众人的疑心,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汪二爷,带着审视和怀疑。

汪二爷闻言,心中又急又怒。

他当然知道王家村丢牛一事,那日他还去帮忙搜寻过,跟着足迹追到了黑风口,却失去了线索。

可自家的猪整日圈养,从未放出去过,猪圈的栅栏完好无损,这分明是有人栽赃陷害!

猪圈的蹄印是前几日卖猪时留下的,与耕牛的蹄印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偶蹄,一个是奇蹄,明眼人一看便知。

刚要开口辩解,却见矮大娘突然从他身后冲出,站到众人面前。

裙摆因动作而扬起,露出沾着泥点的布鞋,那是早上帮人插秧时弄脏的,却丝毫不减她的坚定,身姿挺得笔直。

她的头发凌乱,几缕碎发贴在汗湿的额角,脸上还沾着灰尘,可眼神却无比坚定,像两颗黑亮的黑曜石,“大家仔细想想!

汪二爷在镇上卖了好几年猪肉,哪回不是童叟无欺?

称给的肉总是多那么一两半两,肉质新鲜,从不以次充好。

若真是他偷牛,以他的本事,怎会留下如此明显的破绽?”

声音清亮,带着不容置疑的说服力,每个字都敲在众人的心坎上。

人群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似乎有人被说动。

几个常年买汪二爷肉的街坊开始交头接耳,回忆着他平日里的实诚——张大爷想起上次买肉时汪二爷多给了块排骨,李婶记得他帮自己扛过沉重的米袋,眼神中的怀疑渐渐被犹豫取代。

俊秀青年脸色一沉,显然没料到矮大娘会出面维护汪二爷,眼神中的怒意更盛。

脚尖轻点,身形微微一晃,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把折扇,扇骨是乌黑的乌木,透着沉沉的光泽。

“狡辩!今日之事,没那么容易了结!”

扇骨“唰”地展开,露出里面“明辨是非”四个金字,笔力遒劲,此刻却显得格外讽刺。

说着,折扇“唰”地展开,扇面上“茶道正宗”四个大字还未看清,便化作一道白影,直取矮大娘面门。

扇缘削得极薄,在阳光下闪着寒光,竟如刀刃般锋利,空气被划破发出“嗤”的轻响。

千钧一发之际,汪二爷如同一头猎豹扑出,黄荆条子横扫而出,与折扇相撞,发出金属般的铿锵之声。

两股力道碰撞产生的冲击波,让周围的尘土都被震起,形成一圈小小的尘埃环。

巨大的冲击力震得他虎口发麻,气血翻涌,后退两步才稳住身形,手臂的酸麻感从指尖蔓延到肩头,仿佛有无数根针在刺。

却死死攥着条子不曾松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条子的末端微微颤抖,却依旧挺直。

而此时,那两个灰衣汉子也挥舞半节竹杆,从两侧包抄过来,将两人死死困在中间。

脚步移动间,隐隐形成了“三才阵”的雏形,一人主攻,一人牵制,一人接应,配合默契,显然是训练有素的好手,动作整齐划一。

院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听见粗重的喘息声和烈日下蝉鸣的聒噪,那蝉鸣也仿佛变得紧张,节奏加快。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将对峙的双方笼罩在一片诡异的寂静中,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

汪二爷看着眼前来势汹汹的敌人,又转头看了看安然无恙的矮大娘和远处依旧玩耍的孩子们——虎娃和阿囡已经被这紧张的气氛吓到,躲在竹林后偷偷张望,小脸上满是恐惧。

心中反而平静下来,如同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