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樊幺妹 月亮坝里耍大刀(7 / 7)

加入书签

刀,“我这'火锅刀法'总想着沸天煮地,却忘了最烈的汤底,也得用慢火熬出来。“

汪二爷重新装上烟杆,火星在夜色里明灭:“你家先祖观火锅悟武,想必也是明白这个理。灶上的功夫,急不得。“他抽烟的样子还带着点生涩,不像老烟枪那样娴熟,却自有股少年人的专注。

月光突然变得格外清亮,将整片山坳照得如同白昼。樊幺妹解开肩头的伤口,往上面撒药粉时,疼得微微皱眉,却笑得更轻快了。汪二爷靠在块古墓石碑上,听着她讲家族里的趣事——说她祖父练“九宫涮煮“时,总爱在院子里摆九个铜盆,盆里盛着不同温度的水,练到入神时,竟能让每个盆里的水同时沸腾。

“我小时候总偷喝祖父的练功水。“樊幺妹的声音里带着笑意,“后来才知道,那水里掺了药材,难怪喝着总有点苦。”

汪二爷也笑了,说起自己第一次用“庖丁解牛刀“宰牛的事。那头老牛性子烈,他被顶得撞在石墙上,额头磕出个大包,却硬是忍着疼完成了屠宰。“老把式都说,刀要稳,心要狠,可我觉得,还得有份敬。“他敲了敲身边的石碑,“对老骨头要敬,对刀子要敬,对要杀的牲口,也得敬。“

樊幺妹望着他被月光拉长的身影,突然明白为何这人的刀能如此沉稳。那份敬,不是畏惧,而是少年人对天地万物最本真的通透——就像她祖父说的,火锅里的食材,无论贵贱,都得好好对待,才能熬出好味。

两人并肩往山下走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古茅嘴的土路在晨光里换了副模样,古墓的石碑染上层暖意,连碑缝里的杂草都显得精神起来。樊幺妹的短刀在鞘里轻轻颤动,像是在应和汪二爷佩刀的嗡鸣,两道年轻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山路尽头,只留下满地被刀气劈开的酸枣刺,在风中轻轻摇晃,倒像串被遗忘的铜铃。

山坳里,那块被汪二爷靠过的石碑上,“永镇山河“四个字在晨光里愈发清晰。碑前的石案上,半块麦饼还静静地躺着,倒像是为这场酣畅的对决,添了份少年人特有的清甜余味。

??必须要记住,已经在这一章说过了,“术之上有珐,珐之上是道,道之上是意,意之上该是情,这五虚之间,也如同五指似的,也该有四道关口,这四道关口间的‘再有把握’,他也没有一丝毫把握能够掌握哪怕一丁点……”五重境界如同五根手指,这必须得将它们一一实质化后,再求得指缝间的那道关口,修练有成,方敢言说再有把握术大成了。

?

实质化,从思想至情感,从感、情、报、力、量五个方面,这是情报力大世界在力求的事情。

?

这个水不暖月的世界,会不会从术、珐、道、意、情着手来谋篇呢?还得看本书能不能活得下去。

?

两大世界,有了更多的共同依存,就如同左肾与右肾,可以单独存在,但终究是一体的。本书和情报力,就是我创作体系的两大肾门,这是很重要的定位。从今天起,我自己将来的创作计划,才真的具备了一个活生生的大概轮廓。

?

从今天起,我的创作,开始进入实质化阶段。这不是本章发布的那个日子,而是指本章第四次草创至此的日子,时为2014年12月4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