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张床,躺着五辈矮老太爷(8 / 10)

加入书签

/p>

最后一个离开,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工具在他肩上发出沉闷的碰撞声;

无论是搬运沉重的石料,还是进行精细的雕刻工作,他都一丝不苟,全力以赴;

搬运石料时,他会先用草绳仔细捆扎,确保不会滑落伤人;

雕刻时,他会用铅笔先画出轮廓,再一点点凿刻,连最细微的纹路都力求完美。

他的双手布满了厚厚的老茧,那是岁月和劳作留下的痕迹,掌心的老茧硬如皮革,能轻松握住最锋利的钢凿而不被划伤。

他的手艺虽然不算精湛,与那些名师相比还有差距,但凭借着这份勤奋与努力,也赢得了一些人的认可;

石场的掌柜常说:“老矮子的活,或许不花哨,但最让人放心,他凿的眼子,误差绝不会超过半分。“

可无奈家境贫寒,这成了他婚姻路上最大的阻碍。

许多姑娘看到他家徒四壁的模样,都望而却步,即便他品性再好,也难以打动姑娘们的心;

邻村的王姑娘曾对他有过好感,觉得他老实可靠,但当她母亲看到长生居的茅草屋,看到墙角堆着的杂物和漏雨的屋顶时,立刻拉着女儿离开了,临走时丢下一句话:“跟着他,怕是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老矮子曾多次尝试向心仪的姑娘表达爱意,他会偷偷把精心雕刻的石簪放在姑娘家的窗台上,石簪上刻着缠枝莲纹,是他熬夜赶制的,但都以失败告终,每一次的拒绝,都像一把刀,刺痛着他的心。

但他从未灰心丧气,依然相信总有一天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他会在夜晚仰望星空,对着星星许愿,希望能早日遇到那个懂他、爱他的人,星星在他眼中闪烁,像是无数双温柔的眼睛。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矮子娶亲的希望愈发渺茫。

村里的人都断言,他这辈子恐怕要打光棍了,那传承了几百年的长生居,也将在他这一代断了香火;

然而,老矮子心中对爱情和家庭的渴望从未消减,反而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浓烈;

每当夜幕降临,他躺在破旧的木板床上,床板吱呀作响,听着父亲均匀的鼾声,思绪便会飘向远方。

他想象着未来的妻子,或许是个温柔贤淑的女子,有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眼波流转间带着善意,能在他疲惫归家时递上一碗温热的茶水,茶水里放着几粒冰糖,甜而不腻;

又或许是个勤劳能干的姑娘,挽着袖子在灶台前忙碌,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能和他一起在田间劳作,共同为生活打拼,闲暇时还能听他讲石场里的趣事;

他甚至在心里勾勒出未来孩子的模样,是像自己一样高大健壮,还是更像母亲聪慧灵秀,孩子会不会也喜欢雕刻,小小的手握着迷你钢凿,在木头上划出歪歪扭扭的线条;

这些美好的幻想,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照亮了他孤寂的内心。

老矮子身形高大挺拔,四肢修长,平日里总穿着一条破旧的火腰裤——这种裤子在当地石匠中很流行,裤腰处有松紧带,方便活动——和一件烂背心,背心的领口已经磨破,露出结实的锁骨。

每当他在村子里走动,尤其是从女人们面前经过时,他的眼神中总会流露出一丝羞涩与期待,脸颊微微泛红,像是熟透的苹果;

他渴望得到女人们的关注,渴望能有一段美好的姻缘,但他又深知自己的处境,只能将这份渴望深埋在心底,化作无声的叹息。

他会在闲暇时,偷偷望向村里姑娘们的身影,看她们在河边洗衣,看她们在田间劳作,心中默默憧憬着未来。

可当姑娘们的目光与他相遇时,他又会立刻慌乱地低下头,匆匆离去,脚步有些踉跄,只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在夕阳下渐渐拉长,与地面的阴影融为一体;

有时,他会独自来到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