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姐姐,当年就是这样沉下去的(5 / 8)
而是小小经过精心算计和对自己能力的精准把握,才能在天黑之前,刚好完工。
他为妹妹的能干而感到骄傲,又心疼她的辛苦。
他们兄妹早已达成了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他用特制的大筐,既能挑棉花,也能顺路捎回她捡的柴禾,一举两得,将时间和资源都利用到了极致。
这种默契是多年来相依为命培养出来的,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替代的心灵相通。
这份默契源于生存的重压。
在艰难的生活面前,他们必须学会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和体力。
何家的境况在忧乐沟算得上艰难:父亲何曾精早年在田间劳作时不慎伤了腰,落下了病根,如今几乎丧失劳力,终日卧在土炕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女为生活奔波。
他的心中充满了愧疚与无奈,却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默默地为儿女祈祷。
母亲在他年幼时离家,说是去远方寻医问药,希望能找到治愈父亲的良方,然而至今杳无音信,如同石沉大海,只留下无尽的思念与牵挂。
何其矮和小小常常会在夜晚望着远方,想象着母亲的模样,期盼着她能早日归来。
大姐何其微几年前在豆腐堰溺水身亡,死状成谜,至今仍是何家心中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
每当提起姐姐,何其矮和小小的眼中都会充满悲伤与思念,那段痛苦的记忆如同烙印般刻在他们的心底。
还有一个小妹,在大姐死后不久也跳进了豆腐堰,从此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个妹妹的离去,给这个本就艰难的家庭又增添了一份沉重的伤痛,让何其矮更加坚定了要守护好小小这个唯一妹妹的决心。
如今家中只剩他和小小,以及年迈的矮大娘——那位沉默寡言的老人,似乎也藏着许多不愿提及的过往,每当提及往事,她的眼中总是闪过一丝痛苦与哀伤。
矮大娘平日里很少说话,却总是默默地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她自己的方式关心着这对可怜的兄妹。
“哥,就好啦!”小小的声音从水面传来,带着少女的清脆与欢快,像一缕阳光穿透了厚重的乌云,给这沉闷的夜色带来了一丝生机与活力。
她已洗净身子,正用一块旧布擦拭头发。
那块布虽然有些破旧,却洗得干干净净,散发着淡淡的皂角香味,那是她用自己采摘的皂角亲手制作的肥皂洗的。
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在夜色中泛着幽幽的光泽。
那头发柔顺而光滑,是小小精心呵护的结果,虽然没有昂贵的洗发水,她却用淘米水将头发养得乌黑亮丽。
何其矮转过身,不再看向堰塘,而是开始整理担子里的叶串。
他的动作熟练而麻利,将叶串一根根整齐地码放在筐边,每一根都摆放得恰到好处,既节省空间,又不会相互挤压损坏。
他的动作熟练而精准,将三十串叶串整齐地码在每个筐子上,堆得比自己还高。
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稍有不慎就会倒塌,可他却做得游刃有余,这是长期实践练就的本领。
然后,他用钩绳牢牢绑紧,每一个结都打得恰到好处,这是陈二公子传授的技巧——那位曾在城中做过杂役的老人,见何家兄妹生活不易,便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生存本事倾囊相授,教会了何其矮许多实用的技能。
陈二公子的kdness,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他们冰冷的生活。
夜色彻底沉下来时,何其矮解下腰间的白汗巾,穿着短绔走进了豆腐堰。
那汗巾是母亲留下的,虽然已经有些泛黄,却依然干净整洁,他一直珍藏着,视若珍宝。
水凉沁骨,刚一接触水面,一股寒意便顺着双腿蔓延至全身,却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