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姐姐,当年就是这样沉下去的(4 / 8)
脚型让他在泥泞的土地上行走时更加稳当,不易滑倒。
老人们说,生有此足的人天生与土地亲近,仿佛是大地的孩子,能深刻感知土地的脉动与气息。
他们能听懂庄稼的语言,能预知天气的变化,是土地最忠实的伙伴。
然而,也正因如此,这种脚型不利于远行,仿佛被土地深深牵绊。
何其矮却并不在意,他从未想过离开这片土地,这里有他的家,有他的亲人,有他无法割舍的牵挂。
但何其矮对此并不在意,他的世界此刻就在这忧乐沟,在肩上沉甸甸的重担里,在堰塘中那个天真烂漫的妹妹身上。
他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守护好这个家,让妹妹能过上好日子。
堤岸边的草丛里,虫鸣开始此起彼伏。
那些虫子仿佛是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有的声音高亢,有的声音低沉,有的声音清脆,有的声音沙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动人的夜曲。
那声音不似寻常的唧唧喳喳,倒像是某种古老而神秘的歌谣,带着幽深的尾韵,在水面上悠悠回荡。
这歌谣仿佛能穿透时空的界限,将人们带回遥远的过去,感受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豆腐堰的波光此刻泛着幽蓝的色泽,宛如梦幻中的星河坠入人间。
那蓝色纯净而深邃,仿佛是天空的倒影,又像是大海的一角,让人分不清是在人间还是在仙境。
微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将波光碎成万千点鬼火般的荧光。
那些荧光在水面上跳跃闪烁,像无数颗小星星,美丽而神秘,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但何其矮知道,这并非邪祟作怪,只是水中矿物质与光线交织形成的奇景。
他从小在这片水域边长大,熟悉它的每一种变化,知道哪些是自然现象,哪些是人们的想象。
就像他和小小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看似平凡,却总藏着不为人知的瑰丽与神奇,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与探索。
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的生命,也孕育了无数的故事,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何其矮身上的短绔已洗得发白,岁月的痕迹在布料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那布料粗糙而厚实,是母亲当年亲手织的,虽然已经旧了,却依然结实耐用。
裤腿上打着细密的补丁,那些补丁针脚均匀,配色妥帖,一看便知出自巧手——那是小小缝的。
小小虽然年纪小,却有着一双灵巧的手,她能用最简单的针线,将破旧的衣物缝补得整整齐齐。
在这个年代,女孩子大多不愿学针线,认为这是繁琐又无趣的活儿。
她们更愿意像男孩子一样在外面玩耍,享受自由的时光。
然而,小小却将这门手艺练得炉火纯青,她不仅为哥哥补衣,也为卧病在床的父亲浆洗缝补。
她觉得这是她能为家里做的事情,是她对家人表达爱意的方式。
她的手指纤细而灵巧,在粗布上穿梭游走,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对家人的爱与关怀,如同在岁月的褶皱里缝补希望,让一件件破旧的衣物重新焕发生机。
那些补丁不仅是为了实用,更像是一件件艺术品,展现着小小的心灵手巧与对生活的热爱。
“小妹,手脚快点。”他扬声喊道,声音在水面上激起一圈圈涟漪,向着远处扩散开去。
那声音洪亮而清晰,带着兄长的关切,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醒目。
这并非催促,而是带着兄长特有的温和提醒,其中饱含着对妹妹的关心与爱护。
他知道妹妹在水中待了很久,担心她会着凉,希望她能早点上岸休息。
他知道小小在拣拾落叶——那些长一丈的叶串,共六十串,刚好与南堤等长,这绝非偶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