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继承者(3 / 8)
bsp; 次日早朝,有御史奏请早立皇太孙以固国本。
朱元璋当庭驳斥:“胡闹!太子正值壮年,尔等急于立孙,是何居心?”
“臣罪该万死。”
“哼!若是再有下次,休怪朕无情。”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下朝后,朱元璋独留太子朱标。
“标儿,昨日允通送来一份《钱庄汇通天下疏》,建议将大明钱庄的业务推广至朝鲜、安南等属国。你怎么看?”
朱标仔细看过奏疏后,谨慎回道:“允通的设想很大胆,但跨境金融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朕已经准了。”朱元璋淡淡道,“不过,朕想让允?协同办理此事。”
朱标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父皇的用意......
这是在为允?积累政绩,同时也在制衡苏宁的势力。
“允?不会同意吧?”
“哎!这也是朕头疼的问题,所以需要你去和允?商量。”
“是!父皇,儿臣这就去钟山。”
“嗯。”
看着太子离去的身影,朱元璋揉了揉眉心。
这场关于继承人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他必须在大明江山和骨肉亲情之间,找到一个最稳妥的平衡点。
“也许,该给允?找几位更好的老师了。”朱元璋若有所思,“方孝孺,黄子澄,齐泰都是当代大儒,可为帝师。”
随着这道旨意,朝臣们都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
三皇孙虽然圣眷正隆,但皇帝和太子似乎更属意二皇孙。
而此时的孝陵书堂内,苏宁听着马和的禀报,只是淡淡一笑。
“帝师?好得很。”他铺开一张地图,“看来,您还是选择了朱允??”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场继承人的竞争中,根本不允许自己的失败出现。
很快朱标出现在苏宁的面前,然后告知苏宁,朱元璋想让朱允?接触大明钱庄业务。
然而苏宁却是毅然决然的拒绝了,根本没有给朱标任何的可乘之机。
而朱标自然是愤怒不已,不过钱庄一直是苏宁的禁脔,如今太好的办法也没有。
洪武二十年春,南京城还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谨身殿内却已是肃杀一片。
朱元璋将一份紧急军报重重拍在案上,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纳哈出这个老匹夫,竟敢再次犯我辽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