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继承者(2 / 8)
现在需要的不是第二个朱元璋,而是一个能休养生息的守成之君。”
接着他又是想起昨日与太子的谈话。
朱标虽然对苏宁的才干赞不绝口,但提到继承人时,还是更属意性情温和、熟读经史的允?。
“父皇,允?虽然不及允?机变,但仁孝温良,熟谙圣贤之道。如今大明需要的是稳定,儿臣以为......”
朱元璋当时没有表态,但他知道太子说得在理。
“标儿像他娘,心善。”朱元璋对老太监道,“他选允?,是觉得那孩子仁厚,能善待兄弟。可他不知道,有时候太过仁厚,反而会害了所有人。”
老太监轻声道:“皇爷既然心中有数,为何不......”
“为何不直接立皇太孙是吗?”朱元璋苦笑,“一来,标儿才是未来的第二代皇帝,朕不能越俎代庖;二来......”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东宫的方向:“允?毕竟也是标儿的骨肉,是咱的亲孙子。这孩子虽然心思深沉,但至今所做之事,无一不是利国利民。咱不能寒了他的心。”
这就是如今朱元璋内心最大的矛盾。
作为皇帝,他清楚地知道朱允?才是更合适的继承人。
但作为祖父,他对苏宁这个最像自己的孙子,总是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欣赏。
“毛骧。”朱元璋突然唤道。
“臣在。”锦衣卫指挥使应声而入,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
“朕要你加强对两位皇孙的保护。”朱元璋的声音冷峻,“特别是允?,他那些商行、钱庄,难免触动某些人的利益。若有任何人敢对皇孙不利,格杀勿论!”
“臣遵旨。”
毛骧退下后,朱元璋又对老太监吩咐:“明日传旨,赐三皇孙东海明珠一斛,珊瑚树两座。就说......朕很感念他对母后和兄长的孝心。”
朴不成领命,心中却明白,这赏赐既是安抚,也是警告……………
皇帝什么都知道。
朱元璋重新坐回龙椅上,目光落在《皇明祖训》上。
这部他亲自编纂的典籍,明确规定了“立嫡立长”的继承制度。
“允?是嫡次子,允?是嫡三子......”朱元璋轻声自语,“按照祖制,都及不上雄英。可现在......”
他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出马皇后的面容。
“妹子,若是你,会怎么做?”
夜风穿过大殿,吹得烛火摇曳。
朱元璋就这般坐着,直到东方既白。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