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攻心计(2 / 6)
幸逃生,也终生活在无尽的追捕与恐惧之中。
尤其是原来的历史时空,朱棣对待自己和那些兄弟们可没有心慈手软。
对比眼前,他只觉得无比庆幸,那可能降临在自己身上的悲惨命运,如今原封不动地还给了这个始作俑者。
“四叔,别来无恙?”苏宁的声音在寂静的牢房中响起,带着一丝清晰的嘲讽。
朱棣的身体猛地一颤,缓缓抬起头。
当他看清牢外那个身着明黄常服,气定神闲的年轻身影时,浑浊的眼中瞬间爆发出刻骨的仇恨与怨毒,但更多的是一种彻底的绝望。
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看来,这里的日子不太好过。”苏宁仿佛在闲话家常,语气轻松,“不过,比起被软禁在高墙之中,然后像头猪一样被悄悄宰杀,或许这里更‘痛快’些,至少知道自己为何而死,不是吗?”
朱棣的瞳孔骤然收缩,死死地盯着苏宁。
苏宁并不在意他的反应,向前走了两步,靠近栅栏,压低了声音,仿佛要分享一个秘密:“四叔,你知道为何能赢你吗?你知道朕这些年所做的这一切,那些新奇的学问,那些超越时代的见识,从何而来吗?”
朱棣依旧沉默,但紧绷的身体显示他在听。
“还记得洪武十五年,朕那时还只有四岁,不慎落水,高烧昏迷了三天三夜。”苏宁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缥缈,“御医们都以为朕挺不过来了。但就在那时,朕见到了一个人...一个你我都无比熟悉,也无比敬仰的人。”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朕见到了皇奶奶,孝慈高皇后。”
朱棣猛地抬起头,脸上第一次出现了难以置信的神情,嘶声道:“不......不可能!你胡说!母后那时早就已经......”
“其实朕起初也以为是在做梦。”苏宁打断他,眼神陷入了回忆,“但皇奶奶的音容笑貌,那般清晰。她告诉朕,大明未来将有一劫,关乎国运,也关乎朕的生死。她不忍见子孙相残,江山动荡,便在冥冥之中,将许多未来的
知识、学问,灌注于朕的脑中。”
“你……………你妖言惑众!”朱棣挣扎着想站起来,铁链哗啦作响,他绝不相信这种无稽之谈。
“妖言?”苏宁轻笑一声,“那四叔你告诉朕,一个四岁的孩童,为何能在皇爷爷面前,明确的便是想要去钟山替父守孝?一个几岁的少年,为何能提出“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制’?为何朕自幼便对格物,算术、地理乃至律
法改革,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和执着?这些,难道是凭空而来的吗?”
他列举着一件件朱棣熟知,甚至曾因此而对朱允?产生忌惮的往事。
“若非皇奶奶在天之灵庇佑,暗中传授,朕如何能未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