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渔翁得利(1 / 6)

加入书签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南京城迎来了最闷热的一个夏日。

    紫禁城中的气氛却比寒冬还要凛冽,连蝉鸣都显得格外压抑。

    城外,燕军的战鼓声隐约可闻,如同催命的符咒。

    深夜的谨身殿内,烛火摇曳不定。

    建文帝朱允?独自坐在椅上,面前摊开着一份空白的诏书。

    这位在位四年的年轻皇帝,此刻面色憔悴,眼中布满血丝,龙袍的领口已被汗水浸透。

    “陛下,”随身太监王钺颤巍巍地走进来,声音低沉,“庆成郡主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城与燕王谈判。”

    建文帝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告诉堂姑,只要四叔愿意退兵,朕愿意划江而治,封他为监国摄政王,共享这大明江山!”

    “老奴明白。”王钺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不住说道:“可是陛下,燕王他......恐怕不会满足于此啊!老奴听说,燕军已经在准备攻城器械了。”

    建文帝苦笑着摆手,声音沙哑:“尽力而为吧!告诉堂,务必转告燕王,只要他肯退兵,什么条件都可以谈。”

    待王钺退下后,建文帝提起朱笔,在那份空白诏书上缓缓书写。

    每一笔都极其沉重,仿佛在书写自己的命运。

    “朕以菲德,嗣守大基。四载于兹,政教未孚。今燕王举兵,社稷将倾。吴王允?,聪慧明达,仁孝天植,宜承大统......”

    写到这里,他的手突然剧烈颤抖起来,一滴墨汁落在诏书上,晕开一片黑色,如同他此刻的心境。

    “陛下。”一个声音从殿外传来。

    吕太后不知何时站在殿门口,面色平静得可怕,唯有紧握的双手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母后......”建文帝急忙想要收起诏书,却被吕太后制止。

    “不必藏了,哀家都知道了。”吕太后缓缓走进殿内,看着那份传位诏书,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你终于想通了。”

    建文帝颓然道:“儿臣无能,守不住这江山。但绝不能让它落入四叔手中。允......他至少是父皇的血脉,而且这些年来,他的见识和谋略都在儿臣之上。”

    吕太后轻抚着诏书上的字迹,突然冷笑一声:“你这是在给燕王埋下一颗钉子啊!有了这份诏书,即便燕王得了天下,也名不正言不顺。”

    “儿臣......也要为母后和弟弟妹妹们谋一条生路。”建文帝跪在母亲面前,声音哽咽,“若儿臣遭遇不测,有这份诏书在,燕王必不敢加害母后。而且......这也给允通一个名正言顺起兵的理由。”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