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急流勇退(3 / 8)

加入书签

..会照顾好允?的。

    “臣等告退。”

    看着常家兄弟退出殿外的背影,朱元璋久久不语。

    他突然问身边的朴不成:“你说,允?让常家辞官,真的只是为了保全他们吗?”

    朴不成谨慎地回答:“老奴愚钝,但觉吴王殿下深谋远虑,此举必有深意。”

    朱元璋冷笑一声:“哼!他这是在做最后的安排。常家辞官,既消除了朕的疑心,也让他们远离了朝堂纷争。好一个一石二鸟之计!这个孩子,就算躺在病榻上,做了活死人,也能把所有人都算计进去!”

    而此时,常家三兄弟走出皇宫后,立即开始收拾行装。

    他们的动作之快,让满朝文武都为之咋舌。

    “大哥,”常升低声道,“我们真的要把允通一个人留在南京吗?他如今这个样子………………”

    常茂眼中含泪,却语气坚定:“这是允的安排,我们必须听他的。他说过,只有这样,常家才能在这场风暴中存活下来。你们没看出来吗?皇上已经动了杀心,若不是我们今日主动辞官,恐怕………………”

    常森忧心忡忡:“可是允他现在身中剧毒,我们这一走......”

    “放心吧。”常茂望向吴王府的方向,雪花落在他脸上,分不清是雪水还是泪水,“那个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坚强。记住他的话:活着,才有希望。”

    三日后,常家举家迁往凤阳。

    离京时,他们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有几辆简单的马车和几个老仆,在漫天飞雪中悄然离去。

    消息传到凉国公府,本就惶惶不安的蓝玉更加惊慌了。

    “常家怎么就这么走了?连爵位都不要了?”蓝玉在厅中来回踱步,面色凝重。

    蓝春不解地问:“父亲,常家三兄弟为何一定要辞官?若是他们在朝中,岂不是更能帮到我们?”

    蓝玉摇头叹息:“你不懂。常家这是看出了风向不对,在保全自身。接下来的朝堂,将会腥风血雨。常家若是留在南京,必死无疑。

    “那我们蓝家?”蓝春忧心忡忡地问。

    蓝玉停下脚步,望着窗外的雪景,长叹一声:“我们蓝家有退路吗?常家有个重病的外孙让皇上心软,我们有什么?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雪越下越大,渐渐覆盖了常家车队远去的车辙。

    而在吴王府内,躺在病榻上的苏宁,嘴角微微扬起一个无人察觉的弧度。

    洪武二十六年的正月,南京城本该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然而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却笼罩着整个京城。

    连日的阴霾天气,更给这座帝都平添了几分压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