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地神灵(4 / 9)

加入书签

医,被皇帝派到福州医治瘟疫,积劳成疾,殁于庙中,成了五帝的总政爷。

如此说,麻王爷是一位造福乡里的正神。

显然,当时的庙祝只是把麻王爷当成五帝的幌子。

闽南地区的瘟神称为王爷,祭祀活动比福州更隆重。

以送瘟神为例,福州地区基本上是纸扎人马船只,送入江海;闽南地区往往使用真船实物,火烧或送入海中。

前几年龙海市鸿渐村烧王船,我亲眼看到一艘四五米长的木船,满载纸扎的花花绿绿神灵、仪仗队和生活用品,游神祭拜之后,堆在空地上一把火烧了。

王船造的最好的,还是泉州富美宫,据说长达两三丈,不但有纸扎神灵人役,还有活鸡活羊和柴米油盐,极尽奢华。

富美宫曾经送出一百多艘结实的王爷船,顺晋江而下,往往安然漂过海峡,被台湾居民拾到,立庙祭祀。

福建的神灵传入台湾,通常以分身和分香的方式,只有王爷崇拜还通过漂流这种独特方式分灵。

我见过一个资料,在台湾,以王爷为主祀的宫庙数量排名第一,超过了土地庙与妈祖庙。

我去看富美宫,意外地发现竟是一座很小的宫庙,久被烟熏火燎,祀奉着萧太傅和24位王爷。

萧太傅名叫萧望之,黑脸、长须、仪表堂堂,历史上实有其人,是西汉大臣,以正直清廉着称,在这里成了所有王爷的统领。

他手下的24位王爷个个都是良善之辈,正气浩然。

其实,闽南人并不将王爷当成瘟神,而是当成管理瘟部厉鬼的神灵,与福州的麻王爷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之,瘟神在闽南也修成正果。

也许因为这原因,王爷崇拜最终逃过历代官府的打击,在今天还拥有广大信众。

从五通神庙变成五帝庙、麻王庙,瘟神祠变成王爷府,反映了福建自然崇拜在代表北方文化的政治权力高压下的顽强蜕变。

经过一次次改造,自然神摆脱了低贱出身,恶鬼最终演变成正神,越来越接近儒家的价值观。

福州猴王庙的演变最有戏剧性。

借助流行文化,猴王完成了从动物神到人格神的转变,并随孙悟空一起立地成佛。

没人敢说齐天府是淫祀了。

早在唐宋时期,闽中各地就有猴精传说和猴王崇拜,最后汇总为丹霞大圣。

据《闽都别记》,丹霞大圣是一只全身红毛的猴精,到处为非作歹,因犯下奸淫妇女的罪过,被临水夫人陈靖姑抓住,阉去淫根,安顿于乌石山宿猿洞。

丹霞大圣改过自新后,修得法力无边,显圣佑民,“城市乡村皆有齐天府,俗呼猴王庙。”

一些学者认为,福州的猴王丹霞大圣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

自从《西游记》流行之后,各地猴王庙按照孙悟空的形象改造丹霞大圣,多祭祀斗战胜佛。

福州水部门兜火巷里的齐天府,成佛后的孙悟空正襟危坐,双目圆睁,不改火眼金睛,气势慑人。

福州闽安镇齐天府的猴王也是斗战胜佛,道貌岸然,金光灿灿,只是神像塑造得尖嘴猴腮,一副不安分的猢狲模样,两边还写着“花果山”

“水帘洞”

的字眼。

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福建的猴王崇拜曾经启发了《西游记》,反过来,《西游记》流行后又改变了福建的猴王崇拜。

现在,要找到一座与孙悟空无关的丹霞大圣庙已经很不容易。

宋元以后,理学改变了福建文化的走向,神族被迫进化,自然神都藏起了自己的尾巴。

有时我们简直被他们的前世今生弄糊涂了。

造神时代:闽中区域神诞生记

唐宋时期,汉人成为福建的主体民族,刚刚完成文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