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恭慈太后再降旨.师门同戕意何为(3 / 8)

加入书签

大道力,以伏诸魔精。空中何灼灼,名曰泥丸仙。紫云覆黄老,是名三宝君。还将上天气,以制九天魂。救苦诸妙神,善见救苦时!天上混无分,天气归一身。皆成自然人,自然有别体。本在空洞中,空洞迹非迹。徧体皆虚空,第一委气立,第二顺气生,第三成万法,第四主光明。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太玄无边际,妙哉大洞经!归命太上尊,能消一切罪!”郑萧萧虽非道教中人,但是她亦听出袁大哥所诵乃是《太上救苦经》!这是道派度人已亡的经文,道尽了生死无常,茫茫之事不可料所苦况!

她听袁承天情出肺腑,字字如泣,句句椎心,知道他为亡灵逝者所生怜悯,看这世间一日之中逝去多少人,又生出多少人,往复回转不可胜数,一日之中出生入死,一时让人心生悲悯,似乎什么雄心壮志都化作云烟!

月色转西,微光已沉,只见大地一片寂寥,无复生机。郑萧萧将木柴燃尽的骨灰盛在一破钵之中,埋于地下以示魂魄寄于天地!袁承天见她神情戚戚,说道:“郑姑娘咱们就此别过,我还要赶往京城!”郑萧萧道:“你一个人去京城?”袁承天不解地看她,心忖:难道还要带你一同去?郑萧萧又是神情黯然,低头道:“现在世上只孤孤单单剩下了我一个人……”袁承天说道:“郑姑娘你还可以东山再起,四下网罗人材……”郑萧萧却道:“这些年我奔走江湖,见得生离死别的多了,于江湖事业再无用心……袁大哥,其实我老早便想与你……”袁承天忽然打断她的说话,说道:“郑姑娘现在我袁门已在朝廷四下缉拿之下,流落四方,所以我实在不能保护于你——我……”他忽然有些哽咽,有的话竟然说不下去!

郑萧萧知道袁承天腹有天地,自己不是他期盼的人,所以个中意思他又不是听不出话中之意,心想:袁大哥有他的事业,自己何苦连累于他?又况且而今天下大势对于他袁门岌岌可危,他还要思量如何应对朝廷的围剿,自己不能给袁大哥凭添烦恼,那样他更加不知计将安出了?自己怎么可以为了一己之情而误他袁门事业?又况且袁门势力波及南七北六一十三省,牵连三十万之众,所以说非同小可,可说牵一发动全身,所以而今袁大哥的责任实在干系重大,非同小可!所从她拭去眼角泪,故作无畏的样子,说此间事一了,就此别过,虽然心中犹有万千的留恋,然而她也有女孩子的矜持,所以强装无所谓,可是内心却在挣扎流泪,只是无济于事。

袁承天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她离去,想要挽留可是话到口边又生生咽了回去,只因为自己此去京城千凶万险,怎么可以连累上她——她虽身为白莲宗一派掌门,可是终究还是一柔弱女子,他又怎么忍心带她去那龙潭虎穴——冒生命危险?

郑萧萧缓缓而去,好想回头看一看袁大哥,可是心中那份固执却告诫她不可以,那样也许会让袁大哥看轻自己;所以她努力控制自己压抑的情感,不再回头毅然向茫茫大地之处走去,心如堕冰窖,只是内心深处依旧在呐喊,只是不出口,爱在心上口难说,只是将这份情感匿藏在内心最深处!

忽然从天空最深处飘落了几枚树叶,落在袁承天的头顶、肩臂和手臂之上。他都无有察觉,只是内心的苦痛已超出了感知!耳边仿佛与闻先前师父所吹动的那箫声和那《洞仙歌》:却道腥膻,不是人间事!可叹华年付与谁?当年袁督师,控马辽东,气如山,谈笑间灭胡虏。而今事成空,再无英雄,拔剑相向问青天。笑一声,叹一声,山河无主,空流泪,到许何年?剑倚天,踏遍苍茫处,问英雄何处,再朝天阙!他目之所及,皆是苍茫无处,心事沉沉,心想自己不能置袁门万千兄弟于万劫不复之地步,似乎只有分散袁门各省分舵,归于民间,朝廷便无从一一查起,因为那样耗力无功,到头来会无有结果,这样可以避免杀戮,未尝不是好事,至于恢复大明江山也只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