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龙战于野.天地玄黄.龙困于野.其道穷也(2 / 8)

加入书签

鬼有千面,人却有万面,都是不可尽知,所以世人有时仁厚也不尽信,偏如当年王莽谦虚恭,待人接物极是礼仪,为当时之人所称赞,可是后来却祸乱下,所以有时不可尽信世饶表面的样子,人心如鬼,谁人可知?便如当年那祖大寿曾是袁督师帐下四大猛将,当时效力于朝廷,而勇武当世,杀敌卫国,可是当时之英雄,可是谁曾想他眼见明室大势已去便自变节投降于满洲人,而且戕杀自己昔日情同手足,歃血为媚好兄弟——何可纲,可是大节有亏,是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为下正义之士所鄙视,可见人心最难测。虽然现在看这祖袒之似乎是个英雄?可是至于实在的情形谁又知道?而今袁门总舵堂口只供奉袁督师画像木主牌位于正堂,左右便是赵率教、何可纲之遗像;右侧则是满桂,他之下再无祖大寿之遗像,因为其变节杀害手足是为汉奸之行为,为世所不容,便如那吴三桂、洪承畴之流引狼入室,残害自己族人,皆为世所不容,其声名狼藉不堪,后人亦受所累,以其名姓为耻!因为便因为此二人让下汉人于倒悬之中,生灵涂毒,流离失所,下哀哀民众流离于道路,十室九空,几乎千里无人烟,道德人伦之下,几乎又回洪荒时代,又现洪水猛兽,实在是下汉人之不世之劫难!当时有气节的前代文人学士纷纷落发为僧,或为道士归隐山林,亦不愿效力于当朝,因为他们高风亮节,依旧怀念着前朝衣冠文物!正所谓:中军杀白马,白日祭苍苍。号变旗幡乱,鼙乾草木英。朔云含冻雨,枯骨放妖光。故国今何在?参差近鬼方!

袁门百年以降,门中弟子皆以此为袁门忠义,不供奉那当初祖大寿,——虽然袁门秘密成立于民间,亦有其后之功劳,奈何当年他的不义之举,为世所不容,所以摒除于外,袁门总舵堂口只供奉于袁督师和满桂、赵率教和那何可纲三人之遗像——因为他们都是为囯捐躯的好汉子,不愧于袁督师之手下大将,其声名赫赫留于后世,他们义举,之不畏精神感醒世间多少懵懂不自醒的人。

鹿振衣见少主听自己话之间,神色变了变,似有为难之色,便知他心中所虑,毕竟江湖如鬼,人心险恶,似乎不可以轻易犯险,否则只怕便有意外之祸,这也原怪不得少主,人在江湖谨慎微总然是无错,总不能明知山有虎,还要以身犯险,那样实在不值当!

朱雀堂主朱啸山本是朱明后裔,所以对清廷殊无好感,而且有着仇恨,所以他一向视清兵为仇雠,只要见到为非作歹的官兵残害无辜百姓总是手起刀落,一刀了帐,从不瞻前顾后,因为他明白你若仁慈,人家便欺凌于你,当年明亡清初的汉人不就是这样,处处忍让于人家,事事隐忍,以至敌让寸进尺,毁灭宗社,坏人墓冢,欺负人妻,几乎到了人共愤的地步,可是他们一味忍让,认为只要不是祸临己身也就是了,后来敌人要的却是下社稷,人人懦弱如奴隶,又怎会发菩萨心肠,让人自由,以至后来人人剃发易服,成了下饶悲哀!

只是现袁门四大堂主均非是那四位大将的后人,因为二十年前朝廷缉捕下的反清复明社团,袁门中的满、赵、何、祖四饶后人所组织的袁门被朝廷冲得七零八散,四人见形格势禁之时,便自隐入江湖,袁门之中便失去了头脑,由赵三槐、沈冲等人连络下好汉依旧进行,因为他们找不到少主,所以群龙无首,总是师出无名,所以号召倡仪为世所不容,所以袁门事业搁置,没有进步,幸得寻找到少主,怎耐他身有要务,不能全力施为,袁门中弟子只有自行行动,每次多是败多胜少,为摄政王所牵制捕杀;直到而今袁承重回袁门,要行事业中兴,再继袁督师未尽之事业!

这时节义堂堂主丁宽走来,脸有忧虑道:“少主,我听到一个坏消息!”袁承不意他出此话,不知何意,便问道:“怎么?”丁宽道:“我新近听闻赵、满、何三家后人来到京都,投书于这祖袒之军营,约他出来了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