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砺剑(3 / 4)
的得力民政官员,在沿途精心设立粥棚和检查站,既保障辛苦跋涉的民夫和士兵的基本饮食,也严密防范着可能渗透破坏的敌探奸细。
洛阳城内,随着物资的持续涌入,仓库日益充盈,几乎要满溢出来。城中的校场上,老兵和新补充的士兵混合操练,喊杀声一日比一日雄壮,士气高昂。
向拯民每日必亲自巡视城防工事,检查军械库储备,与麾下的将领们反复推演沙盘,讨论着每一个细节。他的表情依旧沉稳如山岳,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那团名为“决战”的火焰,却随着力量的增长而越烧越旺,几欲喷薄而出。
三个月,整整九十多个日夜。覃勇和他麾下的五万新兵,几乎脱了一层皮,经历了一场从内到外的淬炼。
他们不仅熟练掌握了火枪的装填、瞄准、射击,长枪的突刺格挡,队列的快速变换与协同,更在夜校里接受了基础的文化教育,明白了自己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为了脚下的土地,为了身后的亲人,为了一个不再受欺凌的华夏。
他们或许还缺少真正刀头舔血的实战洗礼,但那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以及被严酷纪律和共同信念牢牢凝聚起来的力量,已然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洪流,让任何对手都不敢轻视。
这一日,急促的马蹄声踏破了军营的常规训练节奏。一匹口吐白沫的快马,携带着向拯民火漆密封的亲笔命令,如旋风般冲入了武昌新军大营。
覃勇验过印信,接过那卷薄薄却重逾千钧的文书,只凝神看了一眼上面的字迹和印戳,便猛地攥紧,指节因用力过度而瞬间发白。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命令中的千钧重担吸进肺腑,强压下心头的激荡,霍然转身,面对闻讯迅速集结起来的各级将领,声音因巨大的责任感和即将到来的历史时刻而微微颤抖,却又异常清晰:
“大统领令!新军即日开拔,北上洛阳!驰援决战!”
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丝毫的迟疑。整个新军大营,如同一架庞大而精密的机器,瞬间被这道命令上紧了发条。
拔营的号令响彻四野,各部迅速而有序地运转起来:拆卸帐篷、整理装备、集结队伍、辎重装车!五万大军,带着崭新的土黄色军服、锃亮的武器和昂扬如火的斗志,如同一条骤然苏醒的土黄色巨龙,蜿蜒向北,踏上了通往决定命运的征途。滚滚烟尘,遮蔽了南方的天际。
当覃勇率领着经过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却依旧保持着严整军容的五万新军,如同移动的山峦般抵达洛阳城外时,立刻引起了城上城下不小的轰动。
洛阳高大的城墙上,一些经历过开封血战的老兵,扶着垛口向下望去。看着那支装备精良、队列齐整得令人惊讶,士兵们虽然面带长途行军的疲惫,眼神却锐利如鹰隼般的新生力量,不由得交头接耳,啧啧称奇。
“嘿,快看下面那帮新兵蛋子!这精气神,这队列,真他娘的不像头回上阵的样子啊!”
“听说没?领头的可是覃尚书她亲弟弟,以前是大统领的卫队长,是大统领手把手亲自调教出来的,那能差得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