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黄昏的阴影 - 理性的困境(3 / 5)
; “一切文明的辉煌,一切个体的爱恨情仇,一切智慧的闪光,一切不屈的抗争……皆为时间长河中微不足道的涟漪,终将平息,终归虚妄。”
“此乃,诸神之黄昏,亦是万物之终末。非是惩罚,乃是规律。接受这既定的命运吧,在这永恒的寂静到来之前,享有最后片刻的……安宁。”
它没有试图说服,没有试图诱惑,它只是在用一种近乎于“道”的平静口吻,陈述一个仿佛亘古以来就已镌刻在宇宙基石之上的、冰冷而绝对的事实。
“嗡——”
陈远感到大脑一阵剧烈的眩晕,并非源于外部的精神冲击,而是源自一种……来自自身理性深处的、可怕的认同感!作为一名站在人类科学前沿的顶尖学者,他比这房间里的任何人都更深刻地理解宇宙那冷酷无情的一面。热力学第二定律,那熵增原理所指向的、宇宙最终热寂的、在现有物理框架下无可辩驳的科学预言,此刻与这“诸神黄昏”所宣扬的宿命论,产生了致命而直接的共鸣!
他赖以生存、构建了整个世界观、并引以为傲的科学理性,在这一刻,非但没有成为抵御攻击的盾牌,反而变成了敌人插入他自己内心的、最锋利也最精准的一把匕首!
“如果……如果宇宙的终极归宿,注定是那一切有序尽皆瓦解、所有温度归于平均、再无任何生命与思维能够存在的热寂状态……那么,人类文明这数千年来的筚路蓝缕、薪火相传,所有的奋斗与牺牲,所有的爱与恨,所有的艺术创造与哲学思考,所有的欢笑与泪水……这一切的一切,其最终的意义,究竟何在?”
一个冰冷彻骨的声音,仿佛是他自己的思维,却又带着一丝陌生的、绝望的腔调,在他心底最深处响起。这是他作为科学家,在理性探索道路上早已窥见,却一直刻意压抑、不愿去正面面对的终极问题。
“个体的奋斗,哪怕辉煌如帝皇,深刻如先哲,在动辄百亿年的宇宙尺度面前,又算得了什么?不过刹那微光。连孕育了我们的恒星都将走向死亡,庞大的星系也会在难以想象的时间后分崩离析……我们这偶然诞生、短暂如萤火般的文明,在这宏大到令人绝望的物理规律面前,究竟能改变什么?又能留下什么?”
奥丁那“诸神黄昏”的预言,在此刻看来,似乎并非全然是神话的虚构,它更像是一种隐喻,一种将科学所揭示的、冷酷的宇宙终极图景,以神话叙事的形式,提前、并且以更具冲击力和绝望感的方式,赤裸裸地展现在了他的面前。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试图调动“道理反应堆”进行分析,寻求逻辑上的反击策略。然而,升级后的模型在接收到这庞大、纯粹且蕴含着部分“物理真实”的“宿命”信息流时,运算核心立刻发出了刺耳的过载警报。屏幕上的数据流变得混乱不堪,系统虽然勉强识别出了“高维必然性”、“宏观终结导向”、“逻辑无力回天”等特征标签,但在调用道理图谱进行匹配和策略推荐时,数据库里那些关于“变易”、“自强不息”、“人定胜天”的道理灵纹,在这基于部分宇宙规律的、宏大的“终结论”面前,其推演出的逻辑链条显得如此……脆弱和苍白,缺乏足以令人信服的、根本性的反驳力量。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