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种组部联评(3 / 4)

加入书签

两点四十,组织部把一个新规则塞进岗位画像。

岗位画像的备注栏被拆成两层,群众可读与专家可审分列。

群众可读只保留动作词与时间码,专家可审保留哈希与映射。

任何人可以通过群众端学会复现,任何挑错都必须附编号与证据。

得罪人比得罪制度小这一行被轻轻加粗,像一条反复提醒。

三点整,干部学院的第二场公开课开门。

台上不是厅局级,是三个岗位年轻人,一个从交楼序列讲起,把绿灯如何点亮讲到老人版指引贴地面的细节,一个从口岸耦合讲起,把靠泊图如何和卡口哈希对齐讲到志愿者如何教群众两步截图,一个从家风并联回执讲起,把代签如何被识别讲到空白如何自动降序。

教室里没有掌声,却有一种慢慢沉在胸口的实在感。

三点二十五,透明指数的群众端多出一个小测试。

名字叫两分钟路径。

任意群众输入一个编号,在两分钟内完成一次点开核对截图。

后台实时刷出成功率。

第一小时成功率爬到八成,第二小时到八成五。

屏角一行小字提醒,路径不是比赛,是秩序。

三点四十五,干部人事处提出一个极冷的问题,是否会因为怕红卡而让积极性退潮。

严承陆把两张图叠在一起,一张是红卡曲线,一张是难岗申请曲线。

前者缓慢下降,后者缓慢上升。

角落里压着一行细字,边界不是刹车,是护栏。

护栏在,度才敢上去。

四点,外省的一个旁听团队提出现场挑错,指出某地窗口的失败样本公开课视频里有后期剪辑痕迹。

专班当场打开原始哈希,指纹一致,剪辑只是把空白停顿裁掉,主体证据位未动。

旁听团队点头,把挑错记录成一条方法学改进建议,未来视频上角标注剪辑说明。

频道里流过两个字,透明。

四点二十,组织部内部的小会落下一句决定,把联评里的两项指标与青训营的晋升通道锚定。

凡星把青训营的课程表改版,第一节永远是失败样本,第二节永远是家风并联回执,第三节永远是三账共管。

第四节才讲晋升路线。

任何一个人若把顺序倒过来,直接记红卡。

四点四十,干部学院在门口贴了一张很短的纸条。

纸条上只有八个字,先红点,后绿线。

下面是一排签名,讲师与志愿者混在一起,没有职位,没有名头,只有编号。

五点整,透明指数新增一个入口,联评方法学。

里面没有排名,只有目录与证据位。

群众可以点开任意一条,看到路径如何走,看到编号如何落到屏上,看到绿灯如何点亮。

评论区第一条留言来自一个年轻职工,写了八个字,我想把灯点亮。

第二条来自一个中年窗口,写了四个字,按这三页改。

第三条来自一位高校老师,建议把方法学做成教学包给学生看。

政研室当场接收,在术语表的底部挂出教学版。

傍晚,省府外墙的灯一盏盏亮。

李一凡在白板前看了最后一眼,那两根指针在全国雷达图上抵到外圈,但他没有让这张图登上任何对外页面。

奖杯没有摆在台上,奖杯被拆成一把把尺子,压在每一张卡上,压在每一条路径上。

他把下一步排进心里。

把两项指标的定义写入国标草案,把方法学并给八省共课,把青训营的第一节永远定为难看的一秒。

路径往前走,绿灯会亮更多,红点仍会出现。

红点出现,就把三清单挂上去,谁修,谁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