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轮岗交叉(1 / 2)

加入书签

白板被推到屏幕正中,目录页只留两行粗字:省市交叉、主副交叉。

李一凡把笔尖压下,将“位以才进、战果说话、群众给分”

三条并列成横杠,像三枚钉子把今天的节拍固定。

干部选育基地的规则被写成三把尺:三十日笔、九十日阶段、一百八十日范式。

任何人进入试点,都得把笔成绩按秒级影像和群众回执钉上墙;任何单位接收轮岗,都得在战果面板开口,拒绝开口者,观察期直接降档。

第一批名单不念职务,只报编号与赛道。

广城窗口选两名“项目官”

下沉,三十日拿出可复刻的并联短表;湾南临港抽三名“窗口官”

上调,九十日跑通货运并表与绿道贴息;岭北智谷从研口挑一名“赛道官”

入省级改革办,负责把工艺与计量写成地方标准。

名单一上墙,质疑也跟着冒头。

有人习惯在本地转圈,不愿外出;有人盯着简历光亮,怕一脚踩到油污地面。

李一凡不废话,只把“身边人评分”

“群众回拨成功率”

两项权重加粗,提醒所有人,风不是从办公室里吹出来的。

干部画像被刷新出三条新轨道。

第一条是度曲线,标注每一次办理的耗时;第二条是方法曲线,标注每一次闭环的路径;第三条是胆识曲线,标注每一次主动改错的时点。

三条曲线在战果面板合并,谁在峰值处虚胖,谁在谷底处贫血,一目了然。

广城行政服务中心拉开第一场实操。

新来的两名“项目官”

拿到并联短表脚本,台面上只放白话注释与失败样本册。

窗口上方滚动拒签记录,群众排队区挂着三行提示:以原始影像为准,以可复核为准,以群众回执为准。

第一天的动作并不漂亮。

短表被生生走成了长表,术语堆得人喘不过气;拒签记录连跳三次,老人版入口在第三步卡住。

两名“项目官”

没有找借口,现场把术语拆成短句,把箭头画到墙上,把群众的步幅量进表里。

闭环用时被秒表刻下,战果面板留下一道略显粗糙的绿线。

湾南临港的三名“窗口官”

被推到并表一线。

甩挂通道的箭头在前一周刚换过,但路标编号与计费条款仍有毛刺。

三人分工明确,一个盯箭头与章程的硬绑定,一个盯离线小方块的回传对齐,一个盯冷机回收单与贴息池的同频亮灯。

第一轮自检,出现一处黄点,编号牌被潮气磨平。

十分钟换牌、三分钟回传、两次复核,黄点退为绿色,日志在屏角稳住。

岭北智谷的“赛道官”

被迫离开熟悉的实验室桌,坐到改革办的长桌。

面前不是显微镜,而是目录与索引。

他把噪声、粉尘、挥物三条曲线改成可读图,把采样口编号与检定证书写入“地方标准·可复制件”

,把设备校准与操作员资质捆绑成一张卡。

工程话变成人话,卡片能被外省下载,能被群众看懂。

组织部同时启动主副交叉。

两位习惯坐主位的处长被推到副位,专盯失败样本公开课与身边人评分;两位低头拉车的副职被推到主位,带队跑“笔成绩”

座位一换,气血就换。

有人第一次站在群众前面读自己的错,有人第一次在地图上标注自己的改。

轮岗不是礼节,是拆台。

广城某区试图以“特殊情况”

推迟开口,被后台抓住,自以为精致的拖延在秒级影像前暴露。

黄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