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暗访组抵岭州改革方向与执行力(1 / 2)

加入书签

早晨八点三十五分,岭州省委办公厅接到一通加密电话,来电者自称大夏吏部第七暗访组组长。

口风极紧,只一句话:“我们已抵岭州,请不要安排迎接。”

半小时后,三辆灰色公务车驶入广城市区,车窗全贴反光膜。

车上坐的,正是这支从四九城直接下派的“干部改革评估组”

他们此次的任务,是对岭州“干部服务机制改革”

进行实地抽查,尤其关注李一凡提出的“企业打分、群众评优”

制度是否真正落地。

暗访组成员分散行动,分别前往桂浦、韶川、岭北、横湾四地。

广城作为站,他们选择了最基层的政务服务中心。

一名年轻干部正在为企业代表审核项目资料,流程页干净完整,日志更新时间精确到分钟。

组员看了一会儿,点点头,又调出后台记录,随机抽取过去三个月的数据。

系统确实自动生成了所有审批时间节点,几乎无延迟。

但当他们走进二楼“综合审批科”

时,情况却变了。

两名干部面对电脑,鼠标在同一页上停了很久。

屏幕上“数据更新中”

闪烁个不停。

组员敲了敲桌:“系统卡住了?”

其中一人结巴着说:“是的,网络不太稳。”

另一人急忙关闭窗口。

可他们没注意到,暗访组拍下了整个过程。

晚上七点,暗访组在岭州宾馆汇总当天记录。

广城总体不错,但有部分部门存在“假在线”

“假数据”

的现象:系统显示在线办公,实际上人员早已离岗;日志每日自动生成,却无人核对。

组长写下评语:“形式落实快,精神落地慢。”

第二天上午九点,李一凡刚从会议出来,秘书递来一封匿名传真,署名“大夏吏部暗访组”

传真第一页是广城的考察纪要,最后一句用黑体字写着——“请省委书记本人抽查数据一致性。”

他没表情地看完,随后直接拨通组织部电话:“十点整,组织部、政务办、改革办、改委、审计厅到我办公室,不许迟到。”

十点整,几位厅级干部齐聚会议室。

李一凡面前摆着传真复印件,语气极平:“这是吏部的意见。

形式落实快,精神落地慢。

我不需要解释,只要两天内拿结果。”

厅长试探道:“书记,暗访组的报告还没正式送达,我们是否先沟通确认?”

李一凡盯着他:“沟通什么?假在线、假数据是沟通出来的吗?”

厅长沉默。

李一凡缓缓放下传真,继续道:“我们搞‘企业打分’,搞‘透明窗’,是让干部见光,而不是做样子。

改革若成表演,那比腐败更可怕。”

午后,李一凡让秘书抽调五名年轻干部组成“数据核验小组”

,直接登录系统后台逐条比对。

结果很快出来:在全省四十八个县级窗口中,有七个存在后台“自动生成审批进度”

脚本。

更严重的是,部分县市将“跑一次日志”

交由第三方外包维护,导致日志可人为修改。

李一凡当场拍案:“这是骗群众,也是骗省委。”

他立刻签通知:成立“作风复核专项组”

,由纪检监察厅牵头,直接进驻广城、岭北两地。

凡现数据造假、日志伪造,一律停职审查。

消息传出,全省震动。

岭州日报头版标题为《书记震怒:造假比拖延更可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