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十七条整改潇湘立规(3 / 3)
大厅,人来人往,谁也躲不过那一列“时间戳编号”
。
上午十点,星城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又挤满了人。
第一家企业递进资料包,窗口背后的大屏将“退回原因码”
面板切到公开视图,工作人员当众选项、备注。
有人在队伍里小声嘀咕:“这样做,会不会太‘丢面子’。”
排在前面的一个小伙子笑了笑:“丢面子怕什么,丢时间才可怕。”
他拿到“交地清单”
时抬头看了一眼摄像头,没有摆姿势,只把单子举高了一点,像给谁确认。
午后两点,岳州开放日照时进行。
陈晓峰没有致辞,跟着环境部门沿着厂界点位走一圈。
第三个点位读数略高,他让第三方再走一次流程,封样袋上的编号一一对应到平台,画面和数字同时投在大厅的屏幕上。
站在后排的大爷挪了挪脚,说了句:“看懂了。”
媒体记者在旁记录下这一句,稿子后来只用了这三个字,却比许多长段解释更有力。
傍晚时分,江淮的大会正式开幕,台上灯光很亮,讲话很长。
星城这边,协同台的“当日标志性兑现”
又多了一行:三地共签约九家、交地六块、设备进场两批。
数据跳动时,问题墙也多了两张红卡,是两个市里的“阈未介入”
,底下有签名与说明。
有人担心影响形象,陈晓峰把卡轻轻按紧:“红不是坏事,躲红才坏。”
夜里十一点,省人大法工委把一份《潇湘省开放日条例(草案)》送到李一凡案头,页脚压着当晚的时间戳编号。
条文里把“每周固定时段开放监测”
“双钥匙解锁”
“异常距停公示”
“第三方封样链路”
一一写成刚性条款,配上白话释义与流程图。
李一凡合上稿子:“这张网织上去,度就不再靠人死顶。”
他转向陈晓峰:“明天把条例草案拿到三地做压力测试,按条款走一遍,看哪一条还会卡。”
最后一班的灯熄之前,协同台的曲线又往下压了一小格,问题墙上的两张红卡也被翻回了绿。
李一凡站在墙前,没有多说,只把指尖落在那行“证据:外部时间戳编号”
上。
陈晓峰在旁边看着,心里把今天的路默默复盘,十七条里已经有几条开始“落地”
,几条进入“对齐”
,几条推上“立法”
。
他想起省长那句“把刺当锚点”
,忽然觉得背上的力道更稳了。
江风从走廊吹进会议室,带着一点潮意。
大屏还在跳,清单还在亮,墙上的字没有动,却把整栋楼都按在了一个节奏里。
有人在深夜里质疑,有人在深夜里签字,有人在深夜里把红卡翻绿。
等到天色又泛白的一刻,潇湘已经把十七条里的第一批,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制度件。
下一步要对表的,不止是兄弟省,更是更远的口岸与标准。
李一凡把窗帘拉上一半,留下一条窄窄的光,像一条被校准过的时线,笔直地落在桌面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