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十七条整改潇湘立规(2 / 3)
塞在主流程里。”
旁边的窗口负责人脸一红,点头连说明白。
陈晓峰把摄像头调到群众视角,把“撤回说明”
当场贴到问题墙,底下署名与时间戳清清楚楚。
午后两点,岳州临港的大厅里围满了配套企业代表。
园区主任把并联清单一条条念过去,供电预勘、先行用地决议、环评预审、消防临审四件并联,最大时限对外公示。
有人问:“真能按这个走?”
陈晓峰直接把时间戳大屏点亮:“走不走在我们,信不信在你们。
清单在墙上,责权在墙上,名字在墙上。
今天谁签名,明天谁对时。”
一屋子的目光都盯在那行“最大小时限”
,有代表悄悄对同伴说:“这是真把手伸进机器里。”
江淮省的推介大会预热视频下午忽然在平台热播,字幕里不断强调“稳妥”
“合规”
“可持续”
,还夹带一段“风险提示”
。
几家营销号把话术切成对比图,企图把舆论引到“快等于冒进”
。
李一凡看了一眼,把手机放下:“他们的路是讲台,我们的路是窗口。
今晚再签一批,直播对着流程,不对着人。”
随后他拨给林浩民:“把‘窗口签约’标准稿一遍,所有镜头都对准清单和编号,谁也别往镜头前挤。”
傍晚,衡山口岸二号端口开始试运行。
信息员把“预申报—查验—放行”
的链路调到最大,新的并联节点把重复录入压掉,曲线往下压了一小格。
有媒体留言“是不是搞加班凑效果”
,值班长把固定排班表贴上去,旁边配一张流程改造图。
“有人看你,是好事。”
陈晓峰把图转到舆情端口,“看得见,才算数。”
他又盯着那条曲线,看它一点一点往下拐,像是一根筋被持续拉紧。
夜色在江面上铺开,省政府的灯一盏盏亮起来。
省人大法工委临时把一间会议室设在楼里,开放日地方性法规的第一次小范围听证开始。
环保、应急、司法、园区、企业、居民代表在一张长桌旁依次言,争的不是“要不要”
,而是“怎么写得更细”
。
一位居民代表提出:“我们要看得懂,不要一堆术语。”
法工委的同志点头:“条文后加白话释义,公示时双栏显示。”
陈晓峰借机把“群众按键”
的画面投上墙,双钥匙解锁的提示框在屏幕上跳出来,解释不再是口头的,而是能看见的流程。
深夜十一点,四九城来电。
姜承远问得很简短:“退回原因码的新版本上线没,上线率多少。”
陈晓峰回答:“今天已在全省同步,窗口端强制升级,旧版本无法提交。”
电话那头沉默一瞬,随即笑了一下:“好。
全国口径我们会拉一次会,把你们这套拿去当底稿。
注意异常阈值别定太死,留一个‘介入期’。”
李一凡接过话筒:“我们把‘介入期’定义为‘黄转红前的十二小时’,这十二小时里必须有人出现,不能只有推送。”
对方应了一声:“写进细则,我邮箱。”
第二天一早,省政府门户挂出“十七条立改立验专班方案”
。
页没有口号,只有一张清单,十七行对应十七个责任单位、责任人、时间点、证据形式。
最下面是一行小字:“不以文字闭环为闭环,以证据闭环为闭环。”
三地园区把清单的局部放大贴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