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以结果为导向的提拔机制改革(2 / 2)

加入书签

,必须经平台测评和‘任务匹配评估’。”

“凡责任项目有作假、走后门者,取消单位年度评优资格。”

星城市也公开第一批“以结果提拔”

干部名单。

其中,林诚——原为芙蓉县信息中心副主任,在信创系统部署工程中连续完成8个节点,被提名为市政府办副主任,属破格晋升。

名单一出,舆论哗然。

因为林诚无背景、资历浅、简历普通,甚至此前因“风格不合群”

被视为边缘人物。

可他一句话打动组织部:

“我能扛得住数字交付,其他的,不重要。”

李一凡拍板:“这就是标准——谁能把组织交的事办好,谁就能上。”

省委制度推进办也在内部通报会上披露一组数据:

?t“结果提拔制”

试点地区干部平均年龄下降29岁;

?t政务系统干部请缨率提升367;

?t干部对责任项目“抗拒指数”

下降53。

赵建国在省委书记办公会上说:

“制度的进步,不是文件好看,而是让干部怕躺平、愿出头。”

李一凡却在星城一场干部座谈会上,讲出另一层意思:

“提拔从不是目的,是责任的回报。”

“但如果我们只看指标、不看人,那就又走回老路。”

“下一步,我们还要再升级——结果优先、但过程有痕;能力优先,但德行可鉴。”

赵斌点头:“书记,是不是可以推‘政绩+画像+调研’三位一体?”

李一凡摆手一笑:

“画像过去用了,不提了。”

“我们就讲‘实录’——所有过程用数据自动生成,谁干了,谁懒了,一目了然。”

“别再搞评分搞人设。”

这场以结果为导向的改革,在悄然间,让潇湘各地官场“表演型干部”

逐步失去舞台。

谁上,谁下,不再靠口碑和汇报,而是靠一个个节点、一项项交付。

真正的改革,从“人争言”

走向了“事成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