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扶贫风波及林家的助力(3 / 6)

加入书签

一名调查人员冷冷地问道。

陈庆林咽了咽口水,低声说道:“这笔钱……还在村里的账户上,因为项目没有启动,所以一直没动用……”

“真的没动?”

张剑锋的目光锐利如刀,“那为什么账上没有这笔钱的完整记录?你的解释能不能再清楚一点?”

陈庆林顿时语塞,额头上的汗滴顺着鬓角滑落。

他低着头,不敢与张剑锋对视。

与此同时,李一凡并没有闲着。

他知道,这次调查组是奔着黄沙村的问题来的,但他的目标不仅仅是配合调查,而是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改革成果,并进一步掌控局势。

他主动带着另一组调查人员前往村里的扶贫项目现场,包括几个农田改造工程和一家正在建设的扶贫合作社。

每到一处,他都详细介绍项目的背景和进展情况,同时邀请调查组对项目的账目和实施情况进行核查。

在合作社的建设工地,李一凡站在一群工人中间,语气诚恳地说道:“这次改革,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笔扶贫资金都用到实处。

无论调查结果如何,我希望大家都能对政府保持信任,我们会努力做到公开透明。”

张剑锋站在一旁,目光复杂地看着李一凡。

他本以为,这次调查会让李一凡陷入被动,但眼前的情况却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年轻的常务副县长。

随着调查的深入,黄沙村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虽然3o万扶贫资金确实没有被挪用,但账目上的不规范和项目推进的拖延,明显反映出村干部在管理上的严重问题。

下午的总结会上,张剑锋毫不客气地指出:“李县长,黄沙村的问题虽然不涉及贪污,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存在明显漏洞。

如果这次没有上级的介入,这3o万资金很可能被浪费。”

李一凡点头承认:“张书记说得很对,这确实暴露了我们的工作不足。

接下来,我会针对村干部的管理问题进行整顿,同时出台一套新的扶贫资金监督机制,确保类似问题不再生。”

张剑锋没有再说什么,但从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对李一凡的态度有所缓和。

与此同时,在县城的一家私人会所内,杨大中正和几名心腹干部密谈。

“张剑锋那边的调查进行得怎么样了?”

杨大中一边品着茶,一边不动声色地问道。

一名心腹低声说道:“张书记传回来的消息是,黄沙村的问题并不严重,但李一凡的改革有不少漏洞。

看来,要真正扳倒他,还需要更多证据。”

杨大中冷笑:“岭南模式看起来风风光光,其实就是一场表演。

只要抓住一两个突破口,我就不信他能继续撑下去。”

“杨县长,接下来怎么安排?”

另一个人小声问道。

杨大中目光阴沉,缓缓说道:“继续盯着他的政务服务中心,找机会制造一些舆论压力。

同时,派人暗中接触几个镇干部,看看有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提供更多问题线索。”

几天后,县委再次召开常委会,讨论黄沙村问题的处理意见。

会议一开始,杨大中便开门见山:“书记,这次黄沙村的问题虽然没有涉及贪污,但反映出岭南模式在执行上的重大漏洞。

如果改革的效率跟不上,群众的满意度就会下降,这对全县推广岭南模式非常不利。”

李一凡并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冷静地拿出一份详细的数据报告:“杨大中同志,我承认黄沙村的问题确实反映出我们改革中的不足,但这并不能否定岭南模式的整体成效。

根据县调研组的反馈,目前我们镇的群众满意度已经提升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