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岭南模式的样板之路(3 / 4)
。
我们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并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奖优罚劣。”
“第三,引入电子政务。
通过线上受理业务,简化流程,减少人工干预带来的不确定性,让群众真正感受到高效和便捷。”
韩振兴点点头:“这三点思路很好,但落实起来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
比如,数据共享需要上级部门的配合,线上系统的建设也需要额外的资金支持……这些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李一凡毫不犹豫地回答:“岭南镇的资源有限,但我们的态度是积极的。
资金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争取上级专项拨款来解决;技术支持可以借助社会力量,比如和专业的电子政务公司合作。
至于上级部门的配合……只要方向正确,我相信县里和市里会支持我们的改革。”
韩振兴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缓缓说道:“李县长,有你这样的改革者,我对岭南模式的前景还是很期待的。”
就在座谈会顺利进行的同时,一股暗流也在悄然涌动。
县委常委杨大中最近频繁在内部会议上提出对岭南模式的质疑。
他私下与一些反对改革的镇干部接触,试图通过夸大问题的方式制造压力,阻碍改革的推广。
“岭南镇搞的这个政务服务中心,说得好听,其实是形式主义。
窗口忙成这样,群众都不满意,这样的改革有什么意义?”
杨大中在一次小范围讨论中阴阳怪气地说道。
旁边一名副镇长附和:“杨常委说得对。
我们很多改革政策看上去很好,但下面的执行完全跟不上,弄不好还会弄出乱子来。”
“所以说,我们在常委会上必须提意见。
改革可以搞,但不能为了政绩不顾实际问题。”
杨大中语气笃定地说道,“否则,一旦出了问题,责任谁来背?”
几天后,县委召开了一次常委会,重点讨论政务服务中心改革的推广问题。
会议一开始,杨大中便难:“李县长,岭南模式确实有些成效,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中的风险。
我听说,你们窗口的投诉率一直很高,这说明群众对改革的满意度并不像你汇报的那么乐观。”
李一凡早有准备,语气平静地回答:“杨常委,投诉率的确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不能仅凭一个指标否定改革的整体成效。
我们目前的群众满意度调查显示,8o以上的群众认可我们的改革方向,剩下的2o正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杨大中冷笑:“8o的数据可靠吗?你们是怎么统计的?会不会只是形式上的满意度?”
李志远适时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威严:“杨常委,改革初期出现问题是正常的。
我们要看到的是方向是否正确,而不是一味放大细节问题。
省里的调研组已经对岭南模式给予了积极评价,这就是对改革方向的肯定。”
杨大中试图再说些什么,但看到其他常委纷纷点头支持李志远,最终只能不甘地闭嘴。
经过一番讨论,常委会最终一致通过了将岭南模式推广到全县的决议。
当晚,李志远特意将李一凡叫到办公室,亲自和他谈话。
“李一凡,这次常委会的结果对你来说是个好消息。
但你要记住,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像岭南模式这样动了基层利益的改革,反对声一定会越来越大。”
李一凡点头:“书记,我明白。
改革的路本就不好走,但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会坚持下去。”
李志远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欣赏:“有这种觉悟就好。
对了,最近林允儿的家族是不是对你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