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论道(2 / 3)

加入书签

程学”的雏形,讲到“生长因子”的猜想,

又从“微循环重建”的技巧,谈到“神经再生”的可能性……

他说的每一个概念,都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

李炎东的状态,也从一开始的“探讨”,

变成了中途的“请教”,

最后则完全变成了“聆听”。

他手里的笔一直在记录,厚厚的一叠稿纸,很快就写满了大半。

而钱学东,则从一开始的努力跟上,到后来的茫然,再到最后的麻木。

他已经彻底放弃了思考,只是呆呆地看着那个年轻人。

他感觉,丁浩的脑袋里,装的是一整个未来的医学图书馆。

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可以比人与狗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与此同时,招待所。

周光明挂断了通往京都的电话,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却带着一丝凝重。

......

京都,一处警卫森严的四合院内。

书房里,檀香袅袅。

沈振邦挂断了电话,

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当他陷入这种极致的平静时,正是他大脑飞速运转的时刻。

周光明的汇报,像一块巨石,在他心中激起了千层巨浪。

首先是巨大的欣喜和后怕。

儿子沈钰的命保住了,而且听周光明的意思,

那个叫丁浩的年轻人,处理得堪称完美,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的隐患。

这让沈振邦悬了多日的心,终于落了地。

但紧接着,就是滔天的震惊和不解。

李炎东是什么人?

他是国内外科界的泰山北斗,是军中的医学权威,

更是沈家老爷子都颇为敬重的人物。

他亲自开口,许以军区总院的编制、京都户口和住房,

这条件,别说是对一个农村青年,就算是放眼全国,也是足以让任何一个医生打破头的橄榄枝。

可那个丁浩,竟然拒绝了。

而且,拒绝得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理由更是让人匪夷所思——喜欢山林,喜欢自由。

沈振邦在政商两界沉浮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人。

有追名逐利的,有贪恋权势的,也有故作清高、待价而沽的。

但他从未见过丁浩这样的人。

年纪轻轻,身怀绝技,却对世人眼中的康庄大道弃之如敝履。

“志向是上山打猎?”

沈振邦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

这不合常理。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原本的计划,和李炎东不谋而合。

他也打算在确认沈钰无恙后,动用沈家的力量,

把丁浩调来京都,给他一个最好的平台,安排好他的一切。

这既是报恩,也是一种投资。

一个医术如此高超的人,结下善缘,对沈家未来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可是现在,这个计划被丁浩直接开口拒绝了!

沈家的“感谢”,还没送出手,就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甚至有些可笑。

这就好比你准备了一桌山珍海味,想要款待一位贵客,结果客人告诉你,他只喜欢吃窝窝头。

这就让主人很难办了。

到底要送什么感谢丁浩的救命之恩呢?

送轻了,显得沈家小气,不懂得知恩图报。

送重了,又怕不对对方的胃口,反而落了下乘,让人觉得是用钱权来衡量恩情,显得俗气。

沈振邦的眉头,渐渐锁了起来。

这个丁浩,给他出了一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