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论道(1 / 3)

加入书签

一开始,丁浩讲解的内容,还围绕着那个血管结扎法。

钱学东仗着自己也是搞外科的,

勉强还能听懂一些门道,甚至还能时不时地在心里发出一声惊叹。

比如,丁浩提到的“利用缝线不同部位的摩擦系数差异,实现单向锁死”,

这个想法就让他觉得脑洞大开。

可随着交流的深入,李炎东的问题越来越宽泛,丁浩的回答也越来越天马行空。

“小丁,你对大面积创伤后的感染控制,有什么看法?除了常规的抗生素应用,还有没有别的思路?”

李炎东提出了一个困扰整个外科界的难题。

丁浩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常规的抗生素治疗,是被动防御。”

“我的想法是,可以进行主动干预。”

“主动干预?”

李炎东和钱学东都愣住了。

“对。”

丁浩点头,“比如,我们可以在清创时,使用一些能够改变创面微环境的溶液。”

“通过调节酸碱度、渗透压,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而不是单纯地杀死它们。”

“另外,还可以考虑引入‘竞争性菌群’的概念……”

“等等!”

李炎东猛地打断了他,“什么叫‘竞争性菌群’?用一种细菌去对付另一种细菌?”

“可以这么理解。”

丁浩解释道:“在自然界,很多微生物之间是存在拮抗关系的。

我们可以筛选一些对人体无害,但能分泌抑制有害菌物质的益生菌,在创面形成一道生物屏障。”

这个理论一出,李炎东彻底呆住了。

他张着嘴,半天没合上。

用细菌治病?

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颠覆了他几十年来建立的医学观念!

而旁边的钱学东,已经完全进入了听天书的状态。

酸碱度?

渗透压?

竞争性菌群?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听医学探讨,而是在听一门玄学。

他能听清丁浩说的每一个字,

但这些字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那个理论世界,

对他来说,是如此的陌生和遥远。

他茫然地看着滔滔不绝的丁浩,

又看了看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拍案叫绝的李炎东,

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涌上了心头。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

坐在一群大学教授的研讨会里,唯一能做的,就是假装自己听懂了。

“妙!实在是妙啊!”

李炎东忽然一拍大腿,激动得满脸通红,

“以菌制菌!釜底抽薪!小丁,你这个想法,简直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他根本不觉得这个想法荒谬,反而以他顶尖的专业素养,瞬间就捕捉到了这个理论背后那惊人的潜力和可行性!

他抓起笔,飞快地在纸上写着什么,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

“创面微环境……酸碱度……益生菌屏障……”

丁浩看着他那如痴如醉的样子,心里也有些感慨。

这位老教授,对医学的热爱,是纯粹的,是刻在骨子里的。

“李教授,其实关于组织修复,我们也可以换个思路……”

丁浩又抛出了一个新的话题。

“哦?快说来听听!”

李炎东立刻抬起头,像一个等待老师发糖的孩子。

“传统的思路是等待组织自行愈合,我们只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但我们或许可以主动诱导它……”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

丁浩从“组织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