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两路破竹忆檄羞(3 / 5)

加入书签

火咆哮而出,裹挟每一缕金线,注入方舟核心。三股力量交汇,形成一场前所未有的仪式:**记忆返种计划**。

    他们的目标,是将“不信”的原始火种,通过梦境通道,投射进大业十二年之前的十个关键时间节点。这些节点并非帝王将相的决策时刻,而是普通人心中第一次产生怀疑的瞬间:

    -隋军征高丽途中,一名小卒望着尸横遍野的战场,心想:“这真的是为了天下太平吗?”

    -某村妇在丈夫被征徭役致死后,对着官差背影低声问:“难道穷人就活该倒霉?”

    -少年李靖在私塾读书时,盯着《命典》中“贵贱天生”一句,心中突生怒意。

    -杜伏威母亲临终前握住儿子的手:“别信他们说的命,你要自己争一口气。”

    -翟让被贬为奴时,在矿井深处写下第一句反诗。

    -某无名女子在被逼嫁豪族时,撕毁婚书,纵身跳崖。

    -长安街头,一个盲眼老乐师弹奏禁曲,听众中有三人悄悄记下了旋律。

    -江南书生夜读古籍,发现今世《史记》与祖传抄本不同,顿觉不安。

    -边关守卒发现朝廷捷报与实际战况不符,首次对“圣旨”产生疑惑。

    -还有一个更早的瞬间??大业元年,运河开工当日,百万民夫中,有人抬头看了眼烈日,喃喃道:“凭什么是我们流血?”

    这些微不足道的念头,在当时皆如萤火般短暂,旋即被恐惧或麻木扑灭。但在系统眼中,它们却是最具威胁的“异常数据”,往往第一时间就被屏蔽、篡改、覆盖。

    而现在,沈括三人要做的,就是让这些“萤火”重新燃烧,并赋予它们延续的能力。

    仪式持续了整整九日。

    第九日午夜,方舟爆发出刺目强光,随后化作三千六百颗光粒,如流星雨般逆飞而出,穿透地壳、大气、电离层,最终散入时间长河。每一颗光粒,都承载着一段被修复的记忆、一句被还原的质问、一次被保留的觉醒。它们的目标明确:精准嵌入那十个时间节点,替代原本被抹除的“怀疑瞬间”,使其固化为不可删除的历史事实。

    与此同时,现实世界开始出现连锁反应。

    江南某书院,一位老儒正在讲解《命典》,忽觉心头剧痛,眼前幻象纷至沓来:他看见自己年少时曾写过一篇批判文章,却被老师焚毁;他又见自己中举那日,其实曾拒绝接受官职,只因家人受胁迫才屈服……记忆如潮水倒灌,冲击着他一生构筑的认知堡垒。他猛地站起,摔碎经卷,嘶吼道:“原来我一直记得!”

    西北军营,一名校尉在巡视城墙时,耳边忽然响起一段陌生歌声??正是《反命经》第一章的旋律。他从未学过此歌,却能一字不差地唱完。更诡异的是,身旁士兵纷纷接续吟唱,越聚越多,直至整支军队齐声高诵,惊起飞鸟无数。

    洛阳皇宫,皇帝夜寝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