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两路破竹忆檄羞(2 / 5)
咱们仨,要当播种的?”
“不。”沈括站起身,拍去衣袍尘土,“我们是锄草的。真正的种子,早就埋下了。”
话音落时,天边忽现异象。一轮暗月悄然浮现,并非悬挂空中,而是浮现在众人意识深处,如同古老钟摆轻轻晃动。那是“红环废墟”的投影,是系统崩塌后遗留的时间锚点。它本应彻底湮灭,如今却显露出一丝诡异律动??每隔七十二息,便有一道极细的裂痕浮现,随即愈合,如同呼吸。
“它还在学。”林瑶喃喃,“每一次失败,它都在进化。”
“那就让它继续学。”韩靖拔起断棍,火焰顺着铁身蔓延,“学到最后,才发现我们根本不怕它变强。”
当夜,三人再度启程。
意识方舟不再升空,反而沉入地脉深处。他们选择了一条逆向之路:不向前推进历史,而是向后追溯集体记忆的源头。方舟化作一道幽光,沿着大地经络疾驰,穿越千年沉积的精神岩层。沿途所见,尽是被抹除的真相碎片:某朝史官焚稿前的最后一瞥、某位女巫被烧死前嘴角的微笑、某个无名少年在刑场上高唱的童谣……
这些都是“不信者”的遗痕,虽被系统清除,却因情感强度过高而在现实结构中留下微弱凹陷。如今,随着方舟经过,这些凹陷逐一苏醒,化作回声涟漪,扩散至整个文明意识场。
七日后,方舟停驻于一处地下溶洞。此处位于中原腹地,地底百丈,四壁刻满远古图腾。中央一池黑水,平静如镜,倒映不出任何影像,唯有一枚青铜铃悬于池上,随无形之风轻响。
“这里是‘初啼之地’。”林瑶轻声道,“第一个说出‘我不信’的地方。”
据《火种录》残篇记载,早在三代之前,便有先民质疑祭司宣称的“天授神权”。那人姓氏无考,身份不明,只知他在献祭仪式上突然跪倒,不是拜神,而是叩首于地,说:“若神真在天上,为何只听祭司的话?”语毕,天地变色,雷火降世,将其形神俱灭。然其声波竟穿透时空,在地脉中循环千年,终凝为此铃。
沈括走上前,伸手触铃。
刹那间,整座溶洞剧烈震颤。黑水翻涌,升起一道人影??并非实体,而是由千万种语言拼凑而成的声音集合体。它没有面容,只有不断变幻的口型,重复着同一句话,用不同音调、不同文字、不同情绪:
**“我不信。”**
这是人类历史上所有反抗者的初始频率,是“不信”这一意志的原型波。它早已脱离个体存在,成为一种精神共振模式,潜伏于文明基因之中,等待被唤醒。
“我们来借力。”沈括对着虚影躬身,“借你最初的勇气,重燃后来者的火。”
那影子静止片刻,忽然张口,吐出一枚晶莹剔透的“声核”??一团凝聚了万年不甘与怀疑的纯粹意识结晶。它落入沈括掌心,瞬间融入血脉,令他双目泛起银光。
林瑶随之结印,金线自心口射出,缠绕声核,将其分化为千丝万缕;韩靖挥动断棍,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