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禅位崩逝(2 / 5)
闱,请求高湛废后。
可高湛不仅不听,反而将李德林贬为县令,从此,再也没人敢弹劾胡皇后。
高湛的荒淫残暴,终于引了天怒人怨。
大宁三年秋,邺都周边爆了大规模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地方官员纷纷上奏请求赈灾,可高湛却将奏折扔在一边,依旧整日饮酒作乐。
“不过是些灾民罢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高湛搂着嫔妃,满不在乎地说:“让地方官自己想办法,实在不行,就把国库的粮食拨一点出去,别来烦朕。”
可国库早已被他挥霍一空,地方官根本无从调粮。
灾民们走投无路,纷纷揭竿而起,虽然很快被镇压下去,却让北齐的统治更加动荡。
与此同时,北周与突厥也蠢蠢欲动。
他们得知北齐朝政混乱,高湛昏庸无能,便多次派兵侵扰北齐边境。
斛律光虽奋力抵抗,却因粮草短缺、兵力不足,渐渐难以支撑。
他多次上奏请求朝廷增兵拨粮,可奏折要么石沉大海,要么被和士开扣下,根本送不到高湛面前。
和士开深知斛律光是自己专权的最大障碍,便时常在高湛面前说斛律光的坏话:“陛下,斛律光手握重兵,在边关威望极高,恐有不臣之心啊。
他屡次请求增兵拨粮,说不定是想趁机扩充势力,图谋不轨。”
高湛本就多疑,听和士开这么一说,他不仅不增兵拨粮,反而下令削减边关的粮草供应,还派宦官前往监视斛律光的动向。
斛律光得知此事后,心中彻底寒了。
他看着边关将士们吃不饱穿不暖,却还要浴血奋战,而皇宫里的高湛却在醉生梦死,不禁仰天长叹:“苍天无眼啊!
为何要让这样的昏君统治大齐?”
此时的北齐,就像一座即将崩塌的大厦,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民怨沸腾,而高湛却依旧沉浸在酒色之中,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毫无察觉。
他不知道,自己种下的恶果,终将由自己和整个北齐王朝一起承担。
而那些被他残害的冤魂,也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诉说着他的残暴与荒唐。
高湛沉溺酒色无度,年纪不过二十九岁,身体却早已被掏空。
往日里龙精虎猛的帝王,如今面色蜡黄,步履虚浮,稍一劳累便气喘吁吁,还染上了一身怪病——每当头痛作,便如万针钻脑,痛得他满地打滚,神志昏迷,连太医都束手无策。
宫中之人对此避之不及,唯有中书侍郎祖珽瞧出了机会。
他与和士开狼狈为奸,同为高湛宠臣,却比和士开多了几分心机。
见高湛身体一日差过一日,祖珽便趁无人之时,凑到和士开身边,故作忧心道:“和大人如今的恩宠,古往今来无人能及。
可臣实在替大人担忧,一旦主上归天,大人该如何自保?”
和士开平日里只顾着与胡后私会、享受荣华,从未想过身后之事。
被祖珽一语点醒,顿时慌了神,额头上冒出冷汗:“祖大人说得是,可我一时也想不出对策,还望你指点迷津。”
祖珽早有谋划,当下压低声音道:“依我之见,不如劝主上禅位给太子高纬。
你想,文襄、文宣、孝昭三位先帝的子嗣,哪个得以善终?主上若能让太子早登大位,定下君臣名分,日后太子必然感念大人的拥立之功。
太子年幼,大人与我再辅佐左右,何愁不能长久富贵?”
和士开听完,连连称妙。
两人当即定下计策,由和士开亲自向高湛进言,祖珽则随后上书,从“稳固社稷”
“确保子嗣”
等角度详论禅位的好处。
高湛起初还犹豫不决,可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