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沉湎声色(3 / 5)

加入书签

师以为他不会来了,就悄悄地约了周邦彦。

这周邦彦是当时着名的美男词人,神宗年间为太学正,哲宗时拜为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

周邦彦以乐府独步,学士、贵人、市侩、伎女皆知其词为可爱。

当时歌女以能唱周词而自增身价。

甚至在两百年后的南宋末年,张炎遇见名伎沈梅娇、车秀卿,还在唱周邦彦的词,可见其名气之大。

哪知道周邦彦刚到不久,宋徽宗就来了。

周邦彦来不及躲避,情急之下,赶紧钻到了床下。

可徽宗毫不知情,亲手剥了江南新进的柑橘给李师师,二人温存到三更时分,宋徽宗要回宫了,李师师还叮嘱他说“已经三更了,马滑霜浓,不如别走了……”

这一切,都被躲在床下的周邦彦听得清清楚楚。

宋徽宗走了以后,周邦彦钻出来,乘兴把他在床下的所听所闻写成了一《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李师师很喜欢这词,就笑纳了。

二人又调笑一番,天将拂晓,周邦彦才独自匆匆归去。

没多久,有一次在与宋徽宗云雨之后,李师师竟然忘情地把《少年游》这词当着徽宗的面唱了出来,宋徽宗一听,就明白那天在李师师家的事被人知道了。

他问李师师填词的人是谁。

李师师不敢隐瞒,说是周邦彦。

于是,第二天,宋徽宗就下令把周邦彦贬出京城。

散朝后,宋徽宗又去李师师家,李师师不在。

过了一会儿,李师师回来了,但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了。

宋徽宗问她去了哪里,李师师说送人去了。

宋徽宗马上问她,是不是送周邦彦去了。

李师师点点头。

宋徽宗问:“他又写了什么东西没有?”

李师师说填了一《兰陵王·柳》。

宋徽宗让她唱来听,李师师就唱道: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宋徽宗听了以后,觉得周邦彦确实是个人才,就赦免了他,还让他做了专管乐舞的大晟府提举。

徽宗独宠李师师,后宫妃嫔们自然妒火中烧。

小刘贵妃虽仍得宠,却也怕李师师夺走自己的位置,便与崔贵嫔商议,想请林灵素出面,借“神仙”

之名逼退李师师。

这日徽宗正在殿内围炉,林灵素突然求见,落座后没说几句,便起身走到阶下,神情肃穆地拱手:“九华玉真安妃将至,臣当恭迎。”

徽宗一愣:“何为九华仙妃?”

林灵素却不解释,只说“稍候便知”

片刻后,果然有宫女簇拥着小刘贵妃而来,徽宗不禁大笑:“先生竟能通仙,连爱妃都成了仙娥?”

林灵素却郑重下拜,起身又道:“神霄侍案夫人亦至。”

话音刚落,崔贵嫔也款款而来,林灵素对着她鞠躬:“夫人与臣同列仙班,礼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