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权奸乱政(3 / 5)

加入书签

品,朕必有重赏。”

童贯躬身领旨,心中早已盘算好,这不仅是采办珍宝的差事,更是他攀附权贵、扩大势力的好机会。

他带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汴京,直奔江浙而去。

彼时的蔡京,正被贬在杭州任职。

说起蔡京,也是个有才华的人。

他书法极好,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画技也颇为精湛。

可他性子贪婪,又善钻营,早年因支持新法,被元佑旧党打压,屡屡遭贬。

这些年在杭州,他每日郁郁寡欢,总想着能有机会重回汴京,东山再起。

听说童贯奉旨南下采办,蔡京眼前一亮,他知道童贯是徽宗身边的红人,若能搭上童贯这条线,说不定就能重回朝堂。

于是,他立刻派人打听童贯的行程,在童贯抵达杭州的当天,便带着厚礼登门拜访。

童贯早就听说过蔡京的才名,又见他如此殷勤,便热情地接待了他。

两人一交谈,竟然十分投缘,蔡京知道童贯要讨好徽宗,便主动提出,愿意帮他搜集书画珍品,还能亲自作画题跋;童贯也明白蔡京的心思,便暗示他,若能帮自己办好差事,定会在徽宗面前为他美言。

从那以后,蔡京便成了童贯在杭州的“得力助手”

他每日闭门作画,画的都是徽宗喜欢的山水花鸟,每幅画上都题上优美的诗句,还特意署上自己的名字。

他知道徽宗欣赏有才之人,这样既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又能让童贯在呈送时提及自己。

除此之外,蔡京还四处奔走,帮童贯搜集当地的奇珍异宝。

他得知太湖边有一块巨大的太湖石,形状奇特,如卧虎一般,便亲自带人去搬运,光是运费就花了上千两银子;他还找到一位民间艺人,让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套“八仙过海”

的摆件,工艺精湛,栩栩如生。

童贯见蔡京如此用心,心中大喜。

临行前,蔡京又偷偷塞给童贯一箱金银珠宝,低声道:“还望公公在陛下面前多多提携,蔡京感激不尽。”

童贯收下珠宝,拍着胸脯保证:“蔡大人放心,此事包在咱家身上。”

回到汴京后,童贯第一时间入宫向徽宗复命。

他把蔡京画的书画、搜集的珍宝一一呈上,特意说道:“陛下,这些书画中有不少是杭州通判蔡京所画,此人不仅画技高,书法更是一绝,臣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如今屈居杭州,实在可惜。”

徽宗拿起蔡京的画,仔细一看,只见画中山水意境悠远,笔法细腻,题诗也颇有文采,不由得点头称赞:“此人确实有才,朕竟不知江浙还有这样的人才。”

童贯见徽宗心动,又趁热打铁,联络了朝中几位与自己交好的大臣,让他们也在徽宗面前举荐蔡京。

同时,他还贿赂了宫中的宦官和宫女,让他们时常在徽宗耳边说蔡京的好话。

徽宗欣赏有才之人,再加上众人的举荐,便下旨召蔡京回京,任命他为定州知州。

仅仅两个月后,又改任大名府知府。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蔡京连升数职,最终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也就是宰相,一跃成为朝中权势最大的大臣。

蔡京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报答童贯的恩情。

他向徽宗举荐童贯,说他南下采办有功,又有军事才能,请求徽宗重用。

徽宗本来就非常信任童贯,便任命童贯为开府仪同三司,还让他掌管枢密院。

要知道,枢密院是掌管军事的重要机构,历来由文官担任长官,童贯一个宦官能担任此职,在大宋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自此,蔡京与童贯结成了紧密的同盟,开始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