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萧鸾篡齐(1 / 5)

加入书签

东昏侯亡德横流,道归拯乱,躬当翦戮,实启太平。

推阉竖之名字,亦天意也。

东昏慢道,匹癸方辛。

乃隳典则,乃弃彝伦,玩习兵火,终用焚身。

——萧子显《齐东昏侯》

萧昭业被废后,萧鸾以“国不可一日无君”

为由,拥立昭业之弟、新安王萧昭文即位。

新帝年仅十五岁,性情懦弱,不过是萧鸾手中的傀儡。

登基大典那日,建康城飘着细雨,萧昭文穿着宽大的龙袍,站在太极殿的台阶上,连握玺印的手都在抖。

萧鸾站在他身侧,身着紫袍,接受百官朝拜,目光扫过阶下群臣,但凡与他对视者,无不低头避让。

“相爷,随王萧子隆等人在府中聚集,似有异动。”

大典刚结束,王晏便悄悄凑到萧鸾身边禀报:“他们私下议论,说相爷此举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恐对相爷不利。”

萧鸾冷笑一声,他早料到这些宗室子弟不会安分。

高帝、武帝的子孙遍布京城,个个手握兵权,若不除之,他日必成心腹大患。

“传令给豫州刺史陈显达,让他秘密回京。”

萧鸾压低声音,“再让萧谌监视各个王府,若有任何异动,即刻来报。”

接下来的三个月,建康城陷入一片白色恐怖。

萧鸾以“谋逆”

为由,接连逮捕了十位宗室亲王。

抓捕随王萧子隆那日,正值寒冬腊月,雪花漫天飞舞。

萧子隆是武帝最疼爱的儿子,素有贤名,府中门客众多。

当萧谌带着禁军包围侯府时,萧子隆正与门客们在书房煮酒论诗。

“随王,陛下有旨,请您入宫议事。”

萧谌站在书房门口,语气冰冷。

萧子隆放下酒杯,神色平静:“我知道,是萧鸾要杀我。”

他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漫天飞雪,缓缓说道:“父亲在位时,常说宗室和睦方能保江山稳固,如今……唉……”

门客们纷纷拔剑,想护着萧子隆突围,却被萧子隆拦住:“不必了,我若反抗,只会连累更多人。”

他转身对萧谌说:“替我告诉萧鸾,我萧子隆无愧于大齐,无愧于祖宗,只盼他日后能善待百姓,莫要辜负这江山。”

萧子隆被押走时,府中老仆跪地痛哭,雪花落在他的白上,瞬间便积了一层。

萧谌看着这一幕,心中竟有一丝不忍,可想起萧鸾的狠辣,终究还是硬起心肠,下令封府。

十位亲王先后被处死,高帝、武帝的子孙几乎被屠戮殆尽。

每次处死亲王后,萧鸾都会亲自去监斩,看着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宗室子弟人头落地,他心中没有丝毫愧疚,只有一种大权在握的快意。

王晏将一份奏折递到萧鸾面前,说道:“相爷,诸王已除,朝中再无反对之声。

百官联名上书,请陛下禅位于相爷。”

萧鸾接过奏折,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签名,嘴角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走到窗边,望着皇宫的方向,那里,萧昭文还在做着他的傀儡皇帝,却不知自己的末日已近。

萧鸾先是以萧昭文“体弱多病,无法理政”

为由,将其软禁在宫中,随后又指使百官多次上书“劝进”

萧昭文被软禁后,每日活在恐惧之中。

他知道自己迟早会被萧鸾除掉,却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

宫女送来的饭菜,他总要先让太监尝过才敢吃,夜里睡觉时,也总觉得窗外有人盯着自己。

“陛下,相爷来看您了。”

一日午后,太监的声音在殿外响起,萧昭文吓得从床上跳起来,脸色惨白。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